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8篇
财政金融   522篇
工业经济   247篇
计划管理   799篇
经济学   460篇
综合类   180篇
运输经济   100篇
旅游经济   18篇
贸易经济   521篇
农业经济   289篇
经济概况   625篇
信息产业经济   3篇
邮电经济   2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58篇
  2013年   178篇
  2012年   206篇
  2011年   207篇
  2010年   227篇
  2009年   206篇
  2008年   241篇
  2007年   250篇
  2006年   208篇
  2005年   199篇
  2004年   170篇
  2003年   207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前,粮油企业顺价销售难,尤其是老库存粮油(成本价特别高)的顺价销售更是难以实现,本拟探讨如何用“对冲入库”手段来化解此类问题的矛盾。  相似文献   
2.
3.
近几年来,江苏包装工业取得了较为快速、健康的发展,生产规模扩大,产品品种齐全,技术含量提高,总体实力增强。目前全省有包装企业1200多家,各类大中型包装企业共146家,其中包装企业集团14家。1995年,全省实现包装工业产值188.64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29%,占全省工农业总产值的1.36%,约占全国包装工业总产值的1/6;实现利税14.引亿元,约占全国包装行业利税总额的1/7o江苏包装工业发展在全国同行中位于前列,有着较为突出的地位。江苏包装工业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包装工业的发展速度、总量与国民经济发展合本相适应…  相似文献   
4.
台湾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介绍台湾在世界竞争力排名开始,指出台湾最近十年来世界竞争力的明显提升得益于其一系列鼓励创新的政策和措施,同时也是与其有效的创新服务体系分不开的,在介绍了台湾涉及创新活动的主要机构之后,重点介绍了台湾工业研究院及其图书馆,科技政策研究和资讯中心,并且以大陆的国家级科技信息服务机构——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为例,对各自的服务环境,工作的侧重点以及在行业中的地位作了比较分析。最后对如何改进大陆科技信息服务机构为创新服务提出了个人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6.
7.
8.
工会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工会工作有众多的文化活动与之相配合,充分利用好这些优越条件,充实思想政治工作,必将使得文化活动阵地的内涵更丰富,更有特色,效果更好。文化活动是每个职工不可缺少的生活内容,文化活动的充实或贫乏,直接影响着职工的思想境界,在活动中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满足不同的职工对各类文化活动的需要,以此在活动中影响广大职工的思想意识,激发职  相似文献   
9.
边建平 《商界》2006,(10):99-99
信息时代颠覆了企业赖以生存的传统市场环境。我们面对的市场正在发生下述深刻的变化。 第一.市场正在向实形与虚形两个维度空间里发展。虚形市场使商品的价值构成和形式表现发生了质变——知识产权、品牌价值等无形的东西在商品价值中的权重越来越大。虚形市场的出现,改变了原有的商品分销与传播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论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国有经济实施战略性调整,不仅是提高国有经济整体素质,增强国有经济调控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且是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必要条件。从哪些方面进行调整呢?首先应就国有经济重点发展的领域进行科学的界定;其次是国有经济需要进入的领域应以新建国有企业、并购和直接注资等三种方式进行调整和加快发展;再次就是要建立起国有经济“进入退出”的市场化微观基础-完善的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和强大的资本市场融资、转制和资产重组功能;第四是要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规范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最后还要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国有经济监控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