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2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8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7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吉龙 《江苏改革》2001,(12):38-40
目前在我国农村,农业劳动力的边际效率和边际效益,均等于甚至小于0。农村剩余的劳动力,一部分涌入城市打工挣钱;一部分在乡镇从事工业、商饮服务,进行自我转移;还有一部分,或没有技术或缺乏资金,在家“失业”。截止1999年底,我国农村劳动力人数约为3.3亿,人均耕地约2亩,东部沿海人口稠密的省份(如江苏、山东、浙江等)人均耕地只在1亩左右。根据有关资料分析,目前在我国农村平均每个劳动力每年用于耕地上的劳动日不到100个。由此可见,即便维持现有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集约化水平,我国现有的农业劳动力也可以转移出去一半以上。采取强制性的方式,将农村剩余劳动力束缚在有限的土地上,既不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率,也不利于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和国家工业化进程。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2.
眼下企业职工经济负担越来越重,主要表现在:工资收入得不到保证或标准偏低,各种摊派集资太多,工资增长大大低于生活费用上涨幅度。这不仅直接导致了生活水平的下降,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职工主人翁积极性的发挥。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减轻职工的经济负担,已成为眼下推护职工利益,调动职工积极性,促进企业生产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一个当务之急。要有效地减轻职工负担,应杨汤止沸与釜底抽薪并举,从增加收入和减少支出两个方面同时着手。一、应尽快从法律法规上保证职工的基本收入。从目前现状来看,相当部分职工的基本收入得不到…  相似文献   
3.
吉龙华 《消费导刊》2009,(24):147-147
行政审验(或检验、注册等)属于行政机关对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事项活动监督检查的一种手段,在这方面,存在着附加前置条件以及审验(或检验、注册等)内容和法律效果不明确问题,并成为行政自由裁量权不正当行使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五大和三中全会精神的深入学习贯彻,象春风一样吹遍我国大地,既鼓励引导“三农”继续团结奋进和创立新业,也鼓励多种所有制工商企业投资农业。而且将可能成为继乡镇企业之后的又一新的经济增长点。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进入农业领域,是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添一支生力军,既有利于实现我国农业的产业化、市场化,以此把千家万户的家庭联产承包制与国内外大市场紧密联系起来,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又为工商企业的发展,以及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大大拓宽了新路子,在新一轮创业中再创辉煌。 对传统农业来说,农业是弱质产业,比较…  相似文献   
5.
6.
建国四十年来,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过程中,始终伴随着明显的波动,同时这种波动又带有明显的规律性,呈现周期性的循环。如果这一系列明显的前后相关的周期波动现象不能用偶然性来解释的话,那么我们就应该对这种客观存在的运动现象给予合理的解释,并找出导致这种波动的根本原因,从而采取有效的宏观调控措施,消除与避免国民经济的大幅度异常波动,使之协调均衡地增长。我认为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作出总体性质判断与周期划分,正是这全部研究工作的基础。在这样的总体判断下。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特点、成因、作用机制等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8.
自沿海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以来,沿海地区各省、市努力发展对外商品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积极组织出口创汇商品的生产,同时为适应国际市场的要求而对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形式和产品结构等都作了一些调整,从而推动了沿海地区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促进了沿海地区的区域经济的发展,成绩斐然。然而,应该看到,发展外向型经济不是在有  相似文献   
9.
2009年4月14日,经中国农业银行批准,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省分行畜牧业贷款中心(以下简称畜牧业贷款中心)正式成立,这是全国首家为畜牧业提供金融服务的专业机构。畜牧业贷款中心是农行吉林省分行专门从事畜牧业贷款经营管理的机构。  相似文献   
10.
1978年开展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同年十二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重申了党的思想路线,实现了拨乱反正,统一了全国人民思想。1992年邓小平提出姓“资”与姓“社”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在走向新世纪的新形势下,一切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判断标准”。我认为检验真理的标准与“三个有利于”标准两者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