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1篇
经济概况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从开发区到特色小镇:区域开发模式的新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改革开放以来,开发区以及各类新城、新区、特区已经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开发区"体制也成为地方政府治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区模式创造了显著的经济绩效,但同样也面临土地供应、公共服务、廉政风险等多方面压力,随着中国经济调速换挡,开发区治理模式继续转型。浙江省"特色小镇"创建中的诸多做法则能够对于开发区治理模式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进行很好的回应,一定程度上是开发区治理模式在经济社会发展达到一定高度之后的突围转型,其经验可以作为未来开发区模式转型升级之借鉴。  相似文献   
2.
乡村权力结构中监督权的缺失,是一系列乡村治理问题的症结所在。村务监督委员会作为一项弥补乡村权力监督缺失的制度创新,在实践中与其理想目标尚存在一定差距。文章基于权力结构的视角,分析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制度功能,探讨制度运行的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新的乡村权力互动结构,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与乡镇纪委的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3.
追问已在全国普遍推进的省管县体制改革现状如何,首先需要分析省管县体制改革的实践形态。总体来看,当前我国各地省管县体制改革形成了财政体制主导型、经济管理权下放型和行政管理权改革型三种常见实践形态,该三种形态下的省管县体制改革成效显著,但在行政效率、市县究竟何者优先以及分权合理性方面存在一定的争议,我们有义务通过理性的分析辨明这三个问题的是非。基于是非分辨,而形成分层分事推进、城乡分轨发展和分权中形成有效集权三个未来省管县体制改革的推进策略。  相似文献   
4.
司法公开是现代法治社会普遍遵循的一项重要司法原则。然而.司法公开给个人带来的必然是个人私权利被限制,其中最为突出的即对隐私权的侵害。从司法权的功能角度分析,司法权出于探求案件事实真相的本旨而追求司法公开并因之触及隐私,有其坚定的现实理由和切实的理论根据;而从法理上看,司法的被动性决定了司法公开必须以公民的个人权利而不是公共利益为前提。由此,庭审过程中司法公开和向社会的司法公开找到了其分别的限度。  相似文献   
5.
“省管县”体制改革过程中产生的宪法存疑、立法缺位、法理念及法理的冲突、法律规则冲突等法律困境,导致了地方府际法律关系的冲突。解决地方府际法律关系冲突的路径包括修改宪法、修改或制定法律、制定规章以及制定法规。结合当前“省管县”体制改革的目标与现状研究表明,制定行政法规或地方性法规是最优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