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3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6篇
综合类   5篇
贸易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晶晶  何德旭  宋贺 《金融论坛》2021,26(12):48-57
本文分析如何准确认识和理解负利率货币政策,探讨低利率市场环境下中国未来货币政策的选择.从理论机制看,负利率货币政策存在受限的操作空间;从实施效果看,负利率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复苏效果并不明确;从现实条件看,负利率货币政策更多是一种相机抉择的政策.中国目前及未来一定时期内仍然具备实施正常货币政策的条件,但应增强对负利率货币政策的客观认识.  相似文献   
2.
针对C2C电子商务物流企业选择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信息熵、AHP以及TOPSIS的改进算法,将定性和定量两方面的分析方法相结合,既包含了物流企业的既往表现数据,又结合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并通过实验数据证明了该改进算法的可行性,还可以用于多目标决策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介绍420 t电站起重机主要结构,论证起重机和厂房产生干涉的原因,分析不同改造方案的优劣。  相似文献   
4.
为了贯彻落实《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扩大"金惠工程"的普惠教育成效,2020年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在2016、2017年基线调查的基础上,对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特困区农村居民的金融能力进行了追踪调查.此次追踪调查基于"回访、追踪"的原则,主要在实施"金惠工程"的县(市)开展调查工作,通过追踪调查发现,"金惠工程"在项目区的持续推进已取得可喜的成效.主要有以下五方面发现:一是"金惠工程"项目使农村居民掌握了更多的金融知识,提高了金融能力;二是片区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生活条件有很大改善;三是片区金融环境改善,金融服务可得性得到提高,片区农村居民融资成本下降、便利性提高、呈现出融资频次下降、融资额度上升的特征;四是政府补贴助推片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五是农村居民对金融教育的需求呈现多元化特征,期待金融教育途径多样化、金融教育保障机制化.提升农村居民金融能力对于发展普惠金融,推动包容性增长,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不断加大,开放因素阻滞了利率政策的效力。利率政策的阻滞因素主要包括国际游资的大量涌入、我国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以及中国加入WTO以后金融制度的相应变化。针对利率阻滞因素的存在,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应该科学管理资本流动,增加人民币汇率的弹性,着力完善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6.
7.
8.
田间  宋贺 《乡镇论坛》2020,(5):34-35
我国自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后便以极快的速度向前推进,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解决好养老问题,涉及毎个家庭的幸福、每个老年人的安康,以及国家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是全社会的共间责任而我国养老问题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我国农村老年人口数量多,随着农村青壮年不断流入城市,出现了大量的空巢老人、留守老人。  相似文献   
9.
李曜  宋贺 《财经研究》2016,(7):40-51
风险投资(VC )与政府、银行、券商和同业之间有着重要关联,且这些关联关系构成了其重要的社会资本,使其能够发挥增值的作用,而 VC 与券商的关系值得重点关注。文章对创业板市场上 I PO 公司背后的风险投资与 I PO 公司聘请的保荐机构之间的合作次数进行统计,将存在2次及以上合作的界定为联盟关系,并将新股首日折价率分解成一级市场的“内在折价率”和二级市场的“市场反应率”,进而研究了VC 与承销券商之间的联盟关系是否对VC 参股公司在 I PO 定价效率上产生了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于其他有VC 持股但与券商无多次合作关系的公司以及无VC 持股的公司,存在“VC 与券商联盟”关系的公司的 I PO 发行价格更接近于公司的内在价值,表现为内在折价率最低;且该类公司在上市首日具有更高的市场价格,表现为市场反应率最高。这说明风险投资兼具认证效应和市场力量,并且这两种作用可能都来自于VC 与券商的长期而稳定的联盟关系。文章的结论对创业板市场上的各方参与者都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什么地方政府应对金融危机更依赖财政投入?在官员晋升压力和追求GDP的目标效应函数框架逻辑上,探讨省级政府在应对危机时候的财政行为与商业银行信贷行为谁更有利。在地方政府拥有独立目标下的财政金融掌控能力的发挥需要条件,这种条件又与地方官员的晋升动力与机制紧密联系:地方政府对财政税收的掌控能力较强,与他们对金融掌控能力的特征明显不同。实证结果表明,当地方政府面临金融危机等外部冲击时,更多依赖财政手段,财政支出明显高于银行信贷增长;东中西部面临金融危机冲击时,地方财政行为和银行信贷行为存在显著差别;西部地区对财政的依赖更强,而中部地区信贷减少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