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1篇
  202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实现美丽中国与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降碳减污协同是低成本、高效率的途径之一,促进降碳减污协同的区域协调发展,更有利于在全国范围有效推动这项工作。基于2006—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了降碳减污协同效应;利用泰尔指数、β收敛模型估算了降碳减污协同度的区域差异及其收敛态势;采用面板数据Tobit模型,估计了能源结构、产业结构、污染治理设施等因素对各区域降碳减污协同度的差异性影响。研究结论主要有:东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降碳减污协同度较好,中部地区的协同度较低且趋于恶化;河北、山西、内蒙古等省份的降碳减污协同度较低;降碳减污协同度的全国差异主要来自于区域内部的差异;东部和东北各省的降碳减污协同度的差异呈现收敛态势,而中部和西部各省呈发散趋势;能源结构、污染治理设施等因素对各区域的降碳减污协同度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和类别异质性。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促进降碳减污协同的区域协调发展的路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