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6篇
贸易经济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庞彦杰 《商业文化》2006,(12):88-90
今天,中国经济与世界的融合越来越密切,对外贸易往来愈加频繁。中美两国的商务往来尤为如此,贸易数额与日俱增。由于来自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者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因而也就决定了不同的谈判风格。[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对中美商务谈判风格的差异进行对比研究。一种谈判风格的形成可能源于多种因素,毫无疑问,文化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本文从跨文化的角度来探讨两种谈判风格差异背后的文化因素。通过对影响谈判的文化差异因素的深刻理解,作者试图为参与中美商务谈判的中国谈判者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些知名的英语商标品牌在其中国化的过程中出现了种种翻译失误:选词不周,歧义叠生;译名不雅,行之不远;译名冗长,语意隐晦;文化疏漏,误入雷区;民俗不一,审美相异等等。文章对其错误的根源进行深层剖析,提出商标词汉译的路径,即应追求译名的简约美、音韵美和意境美。  相似文献   
4.
翻译的过程主要就是一个理解和表达的过程。理解就是解读原文,穷尽原文之意旨;表达就是用通顺的译文传达原文之旨,即严复所说的"达旨"。通过解读林肯《葛底斯堡演说》的思想内涵和语言艺术特色,对比分析国内出现的几个译本,从而明确翻译政治演说之类的文献应以传达演说者的思想观念和政治目的为根本,译文的选词用字和谋篇布局要为这一根本服务。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英汉商标品牌命名进行研究发现:英语商标品牌的音节比较自由,汉语商标品牌多为双音节;英语商标命名注重商标词的语音特征,中国商标品牌名称侧重于商标词的表意特征;英语商标名称偏爱人名,汉语商标名称多钟情地名;英语品牌命名倾向于产品的理性诉求,汉语商标品牌倾向于消费者的情感体验。对英汉商标品牌命名进行对比研究不仅能帮助中国国内企业创建一个优秀的品牌,而且可以帮助外国的企业把一个国际化的品牌在中国本土化。  相似文献   
6.
解析土耳其对华反倾销法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截至目前,土耳其针对中国采取反倾销措施的案件已高达数十起。中国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与土耳其相同产业的竞争短期内无法避免。  相似文献   
7.
许多中外学者认为,英汉两语最基本的差别就是形合和意合的对比,翻译研究离不开语言对比研究。对两种语言不同之处的深刻认识,有助于提高语际转换的效率和质量。因此英汉互泽研究应当建立在英汉语对比研究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8.
商标词的文化意象是商标词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商标词的翻译过程中应尊重和顺应目的语文化,以“目的论”为指导适当处理商标词的文化意象;结合翻译实践提出了文化意象的六种移植路径:归化、异化、复制、补偿、转换、替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