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略论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历史变迁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晨慧 《经济师》2004,(2):40-41
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变革轨迹的回顾 ,不难发现影响我国所有制变革的基本因素有两个 :一个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需要 ;另一个因素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的实际出发 ,发展经济 ,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需要。在这两个因素的推动下 :一是对公有制经济在不断进行更灵活的理解与调整 ,而对非公有制经济在不断提升空间和地位 ;二是始终没有逾越的底线是———公有制为主体。未来仍将沿着既往的趋势发展 ,即生动的改革实践牵引着所有制理论的突破 ,突破的方向是对公有制不断进行更灵活的理解与处理 ,减少国营经济的领域和比例 ,对非国营经济不断提升空间和地位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建立至改革开放前,我国所有制的理论先于实践。这一阶段是公有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所有制的实践先于理论。二十年来在经济总量结构上公有与非公有经济的格局变化,是因为恢复与发展非公有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需要,因为民营经济自发的蓬勃活力,也是由于国有企业改革的严重滞后或者说不到位。在市场准入领域,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党的十六大之前,公有经济与非公经济之间进行着非公平竞争,公有经济,尤其是国有企业享受着大量的政策倾斜和照顾。即便如此,国有企业资产和利润的增长仍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