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1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中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已发生变化。工业制成品的国际竞争力已显著提高 ,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继续保持明显比较优势的同时 ,技术密集型产品在世界市场上也具有了一定的竞争优势。中国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比较优势转化这一有利因素和低技术含量产品有效需求不足的增长约束 ,动态地把握好本国人力成本相对较低等资源禀赋优势 ,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审视自身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 ,抓住经济长周期调整的机会 ,积极参与高技术含量制造业 ,通过政策导向 ,全方位、多层次地参与到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和销售网络中去 ,在“干中学”中不断提升本国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2.
当今上海正处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新突破的关键时期。新的突破日在哪里,新一届市委、市府提出了“华山天险一条路”——依托科技、科教兴市。这是上海实现新世纪新突破的唯一的必然的选择。上海巳经达到了人均GDP4900美元,今后五年要向8000美元跨越,无疑是道“坎”。笔者建模计算了1990—1999年间上海物质资本、知识技术、劳动力三要素对产出的贡献度,分别为0.565、0.436、0.058,与临近的江浙两省的数据对照  相似文献   
3.
一、2003年上海引资情况 及其特点 虽然2003年亚洲经济普遍遭受“非典”影响,上海的引资工作仍然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截至11月,上海2003年已批准外商投资项目4050个,合同外资104.32亿美元,同比增长23.6%;实到外资53.97亿美元,同比增长32.9%。截至2003年11月底,上海已累计批准外商投资项目31790个,合同外资738.05亿美元,实到外资458.12亿美元。  相似文献   
4.
徐思嘉 《商业研究》2004,(21):30-32
并购作为全球范围内重要的资本运营方式,将成为未来推动中国企业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重组的新引擎,但是目前国内对并购价值评估的方法,如NPV法等忽视了并购的期权性质,从而低估了并购的实际价值。因此,必须引入实物期权理论来确定并购投资中被NPV法遗漏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5.
虽然2003年亚洲经济普遍遭受“非典”影响,上海的引资工作仍然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截至11月,上海2003年已批准外商投资项目4050个,合同外资104.32亿美元,同比增长23.6%;实到外资53.97亿美元,同比增长32.9%。截至2003年11月底,上海已累计批准外商投资项目31790个,合同外资738.05亿美元,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时间非一致”的假定出发证明,在经济全面衰退的现实危机面前,转型国家往往更有动机偏向滥用货币扩张手段,而央行的非独立性将进一步加剧引发恶性通胀的风险.为了避免“通胀偏向”政策所导致的社会福利恶化,需要一种机制来保证政府承诺得以履行。检验表明,转型国家大多存在央行法定独立先于实质独立的情况,即央行法定独立性很高,但事实上货币政策还是由政府控制而难以完全独立有效抑制通胀。跨期声誉模型表明,仅仅实现央行的法定独立可能在长期产生负的社会福利效应。为此,建议确定合适的名义政策目标以强化央行的预承诺能力,同时要加强企业治理,财政机制方面的配套改革,使各项调控措施相互协调。  相似文献   
7.
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四大难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所谓金融中心分为三个层次,其中第一层次是国内金融中心;一旦其辐射能力和服务功能超越国界,就上升为第二层次,成为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如法兰克福、巴黎、香港等;如果其辐射能力和服务功能进一步覆盖全球,也就一跃而上第三层次,成为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如伦敦、纽约、东京。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有两条途径:一是实体经济发展推动的自然结果;二是依靠国家对具备条件的中心经济城市的政策扶持。我国是从计划经济逐步转向市场经济的经济体,金融中心的建设属于国家战略,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目前,上海金融发展水平虽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但与当今国际金融中心相比,差距依然很大。本文将分析目前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存在的四个方面的难题,并提出相应的破解策略。  相似文献   
8.
要 本文从“时间非一致”的假定出发证明,在经济全面衰退的现实危机面前,转型国家往往更有动机偏向滥用货币扩张手段,而央行的非独立性将进一步加剧引发恶性通胀的风险.为了避免“通胀偏向”政策所导致的社会福利恶化,需要一种机制来保证政府承诺得以履行。检验表明,转型国家大多存在央行法定独立先于实质独立的情况,即央行法定独立性很高,但事实上货币政策还是由政府控制而难以完全独立有效抑制通胀。跨期声誉模型表明,仅仅实现央行的法定独立可能在长期产生负的社会福利效应。为此,建议确定合适的名义政策目标以强化央行的预承诺能力,同时要加强企业治理,财政机制方面的配套改革,使各项调控措施相互协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