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肉价上涨的受惠人群来看,无疑农民是最大的得益者,不仅仅名气生猪饲养户,粮食尤其是玉米的种植者也会从中受益。然而,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却没有这么乐观。除了有利于房地产商和追求政绩的地方政府官员外,这种数字上的增长并不促进更多人福利的增加。  相似文献   
2.
按照国务院《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地区重点发展包括北海新区在内的4个高效生态产业园区。目前,北海新区以特色农业和盐化工为主,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加快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促进重点产业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成为北海新区最为紧迫的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3.
我国汽车工业经历了一个让世人惊奇的快速增长过程,在短短时间内已经成为全球一个重要的汽车生产大国和销售市场。同时,在近几年,自主品牌发展十分迅速,但是从去年一来,自主品牌的发展却出现了困境。那么,自主品牌发展面临什么苦难?又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一困难?本文将对这些问题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历程与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有企业快速发展,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从国有企业发展历程看,大致可分为改革开放前30年和改革开放后40年两个阶段。国有企业发展成功经验可以总结为:坚持在社会主义框架内发展和改革国有企业,始终注重发挥国有企业对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坚持与时俱进,高度注重国有企业发展与宏观环境相契合;高度重视企业保值增值能力的提升,努力谋求生产效率的提高;坚持党的领导,构建适合国有企业发展的独特治理结构。以混合所有制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转变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能有效促进政企分开,解决制约国有企业生产效率的体制机制问题,进一步促进国有企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汽车工业的自主知识产权政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汽车工业在自主知识产权方面虽然取得一定进步,但是仍然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特别是外资企业的主导地位对我国汽车工业自主知识产权的提升构成了一定障碍。因此,应该采取一些措施如调整外资政策、鼓励国内企业创新等改变这一状况,促进国内汽车企业提高自主知识产权行为,摆脱外资企业的控制。  相似文献   
6.
曾宪奎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1):95-98
文章对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要实现此目标,必须以创新为基础,依靠集群的协同优势,推动群内企业的合作创新,提升集群的竞争力。我国目前产业集群基本属于低成本集群,应该采取诸如减少行政干涉、促进区域文化发展等措施促进集群内企业的合作创新。  相似文献   
7.
企业“走出去”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选择,这为提升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提供了一个有利途径。利用国外的技术资源,可以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推动国内技术创新,最终有利企业知识产权水平的提升。然而,我国企业目前实力比较弱,在技术导向型投资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导致很多投资达不到预期效果。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在最后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8.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并不是世界第一的法国,其国民的生活质量却位居世界第一。法国人浪漫的高质量生活,甚至让很多美国人羡慕不已。法国人为什么能够拥有浪漫的高质量生活呢?这与法国的低收入差距是密不可分的。低收入差距以及较高的社会福利水平,让法国人没有压力,能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悠然自得地生活着。  相似文献   
9.
经过几年的疯狂后.房地产市场逐渐呈现出拉锯战的态势。之所以说疯狂.是因为前几年房价上涨速度已经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之所以说是拉锯战.是因为目前房地产价格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在这一点上.开发商、需求者、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本着各自不同的立场.努力影响着这场博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近段时间以来,关于房地产市场“救市”的呼声时时传来,已经形成了一股潮流。与之相适应,各种需要救市的证据和迹象不断涌现,如断供以及由其可能引起的金融危机,而美国政府接手房利美等两家公司后.“救市”日益高涨,要不要救市这一问题更是引起了很多人的关心——人们基于不同利益而站在差异性的立场之上,盼望或反对房地产“救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