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3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7篇
经济学   53篇
综合类   37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2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4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食金枪鱼鱼种及产品规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当前高营养价值的金枪鱼产品在国际和国内现状的分析以及种类和规格的探讨,对冰鲜、冰海水、低温(俗称常温)和深冷(俗称超低温)4类产品名称的定义,明确了它们与贮藏温度的关系,并对国内的产品规格和即食小包装生鱼片的净含量规定进行了探索。希望能对规范金枪鱼的加工、流通、提高产品附加值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学范式思考:两个层次的契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富强 《财经研究》2008,34(5):4-15
自改革开放始,实践问题逐渐促发了传统政治经济学的范式危机,并出现了占主流地位的“修补”改革观;20世纪90年代以后,现实意识开始上升到了理论意识层面,主张全面采用现代西方经济学范式的“替代”改革观逐渐占了主流,但进入21世纪后,这一观点又开始受到质疑。文章认为,构建中国经济学范式需要面l临两个层次的契合:一是把探究事物本质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实证事物现状的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契合起来,这主要涉及到探究当前经济学界两大分支的互补性和差异性问题;二是把西方学术界的经济理论与中国人的行为机理、社会文化契舍起来,这涉及到作为社会科学的经济学的本土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物流企业规模较小、效益较差的现状,本文提出通过扩大企业规模的措施,以实现规模经济,提高企业效益。  相似文献   
4.
朱富强 《财经研究》2007,33(10):83-94
新制度主义从交换关系出发,认为企业规模扩展的界限是企业的边际组织成本与市场的边际交易成本相等之点;而古典主义则从企业核心的生产功能出发,认为企业规模扩展的界限也就在于企业的边际协调收益与市场的边际协调收益相等之点。文章借鉴马克思的协作观对新制度主义企业理论进行了修补,并进而探究了体现协作系统这一企业本质的社会合理规模界限:企业的净边际协调收益与企业的净边际组织成本相等之点;同时,又借鉴马克思的异化观考察了企业组织发生异化后所衍生出来的收益转移效应以及相应企业规模。在此基础上,文章得出了两个基本结论:企业的现实规模通常要大于企业的社会合理规模;并且,随着企业形态偏离协作系统这一本质的程度不同,企业规模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现代主流经济学队伍中存在明显的区域结构失衡,有影响的中国经济学人以及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学者非常罕见。究其原因在于,现代主流经济学具有强烈的“西方化”特征:不仅反映的是西方人的心理、思维及行为,而且较为适用于西方社会的现实环境,从而极大地限制了中国经济学人的研究及其相应的贡献。文章认为经济学理论本身都嵌入在特定的文化和心理意识之中,中国经济学人要在经济学领域取得广为认同的学术贡献,必须构建嵌入本土文化和心理意识的中国经济学范式。  相似文献   
6.
基于"无形的手"原理,现代主流的新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认为理性经济人行为可以导向帕累托优化的结果。但是,新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分析仅是基于完全理性所作出的一种虚构,而现实生活中的个体所具有的是短视理性;相应地,现实世界中的经济人行为往往会导致集体非理性的囚徒困境,从而必然无法达到帕累托最优的福利境地。同时,在现实世界中,囚徒困境还会衍生出一系列的问题,如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和枯竭、寻租的盛行以及租金耗散等。最后,市场经济中的囚徒困境根本上体现了经济人行为的外部性,因为行为者为最大化自身利益而不惜向外转嫁成本或损失;而且,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完全性,市场外部性的存在必然会导致资源配置的无效。  相似文献   
7.
"经济人"分析范式在理性概念的使用上存在明显的逻辑悖论:基于行为功利主义的定义以及由此展开的行为分析,实质上使用的是有限理性,而在理性模型的构建和宏观经济的分析上实际使用的却是完全理性。正是由于在不同场合所使用理性内涵存在如此的不一致,现代主流经济学对短期的行为评价和长期的现象预测之间就出现了断裂。而且,现代主流经济学试图用"无形的手"将两者沟通起来,却一直无法说明"无形的手"是如何运作的。相反,基于长期利益的实现程度和"为己利他"行为机理的实施程度这一视域,可以更好地区别有限理性和完全理性这两个概念,可以更好地认识现实生活中各种行为的理性程度,从而理解社会中不同程度的合作现象。  相似文献   
8.
朱富强 《改革与战略》2009,25(11):20-26
在经济现象的产生和发展上,经济学界长期存在两种解释思路:一是基于异质性个体互动的基础之上的动态演化分析,这是以有机的、动态的和开放的世界观为基础的结构主义思路,它把行为主体看成是异质的;二是基于同质性个体假设基础上的静态(或比较静态)均衡分析,这是以机械的、静态的和封闭的世界观为基础的新古典主义传统,它强调行为主体的同质化。显然,现代经济学的基石就是一般均衡理论,因而静态均衡分析也就是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在均衡框架下,现代经济学研究理性经济人如何按照效用最大化原则实现资源最优配置。但是,这种均衡分析用于分析现实时却遇到非常严峻的问题:一者,它所依赖的假设条件是非现实;二者,无法考察人类行为和经济现象的动态演化。因此,现代主流经济学也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朱富强 《改革与战略》2009,25(10):21-27
基于观察经济现象的行为主体,经济学中存在交互兴衰的两种认知观:一是抽象同质的原子主义个体分析,它强调研究经济现象最适当的方法应当在个人的水平上进行;二是具体异质的集体主义整体分析,它关注个体行为发生作用的社会影响。这两种分析思维各有片面性:一者,纯粹用个体主义术语来解释社会现象也是不可能的;二者,完全抛开个体行为来分析社会现象是非常困难的。一般地,越是把经济学研究对象集中于新古典传统领域(即与物质有关的生产、消费等)的学者,就越固守个人主义的研究路径;越是关注更为广泛的生活领域以及从事交叉学科研究的学者,则越是倾向于采取整体主义的研究路径。由于自然主义和个人主义是西方社会的基本思维,因而现代经济学主要继承了个人主义的分析思路,甚至极端化了原子论的个体主义研究方法,从而造成了经济学和其他社会科学之间的分裂。  相似文献   
10.
企业组织本质上是协作系统,而作为协作系统,企业组织应该为所有利益相关者服务,与之相对应的应该是利益相关者社会观以及社会共同治理机制。但是,企业组织在现实中却蜕变为股东获取最大利润的工具,从而导致了股东价值观以及委托-代理治理机制的盛行。事实上,作为协作系统,企业组织具有三种特性:道德性、有效性和效率;其中,前两者反映了企业作为协作系统的基本要求,而后者则是现实企业被当作私人牟利工具时的基本诉求。同时,为了降低机会主义倾向和搭便车行为,合作组织应该加强退出和呼吁两类机制的建设,而呼吁机制尤其重要;与呼吁机制相适应的就是社员民主管理原则和社员经济参与原则:每个成员都应该拥有相同的发言权,而物质资本及其所有者的投票权则应该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