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5篇
综合类   5篇
贸易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5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2.
亚当·斯密生活的时代正是清朝乾隆时代,而"康乾盛世"并没有与西方工业化的发展同步,从而丧失了一次重大的世界性的历史发展机遇。亚当·斯密《国富论》中的有关论述有助于我们了解其中的重要原因。同时,研读相关论述,我们可以得出"观念变革重要性""放眼看世界重要性""制度变革重要性""开拓世界市场重要性"以及"追求真实价值重要性"等对当代中国深化经济改革和开放的诸多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3.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是美国实施国民经济调节的两大经济手段,由于货币政策的决策时滞较短,运用起来较灵活,公众心理承受力也较大,有利于推动国民经济的结构性调整,因此,近年来美国政府更加偏重于以货币政策作为反周期手段。通过对美国货币政策与货币政策传导的研究,可以发现一些一般性的规律,为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的货币政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经济周期,也称商业周期,是贯穿于经济发展史或商业发展史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因此,关于经济周期的理论研究也贯穿于整个现代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历史。经济周期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和诱因,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周期理论也就呈现出不同的视角和分析重点。在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流经济学、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学发展的不同时期,经济周期理论纷呈,而关于经济周期的实体经济诱因和虚拟经济诱因的探究无疑是理论发展的一条重要线索,把握这条线索有助于我们分析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周期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全球性城市的界定 ,全球性城市的形成机制、结构和功能特征进行了探讨 ,并就把上海建设成世界城市的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7.
当前世界经济危机与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是世界经济史上最严重的两次经济危机。这两次危机尽管发生的时代背景不同,但是仍具有诸多可比性,通过比较分析能够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两次危机具有危机前"虚假"繁荣、经济泡沫化、危机的国际传导机理以及相似性的对策之争四个方面的共同特征,但是两次危机在诱因和根源上呈现不同特征。因此,应对当前世界经济危机不宜照搬传统的"新政",而应采取新的对策思维与措施。  相似文献   
8.
当前世界经济危机与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是世界经济史上最严重的两次经济危机。这两次危机尽管发生的时代背景不同,但是仍具有诸多可比性,通过比较分析能够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两次危机具有危机前"虚假"繁荣、经济泡沫化、危机的国际传导机理以及相似性的对策之争四个方面的共同特征,但是两次危机在诱因和根源上呈现不同特征。因此,应对当前世界经济危机不宜照搬传统的"新政",而应采取新的对策思维与措施。  相似文献   
9.
由于不同的国家之间,社会经济制度存在着差异,其货币政策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是社会经济制度的共性,也决定了不同国家的货币政策的共性.进行不同国家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有益于取长补短,藉以改进.  相似文献   
10.
世界经济周期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并已经形成了各种理论。将世界经济周期理论划分为实体经济因素分析和虚拟经济因素分析两大类,从实体经济因素的角度归纳出世界经济周期的6种关键诱因,分别是投资过度、需求不足、生产成本变化、技术革新、农业收获波动和房地产市场变动等;从虚拟经济因素的角度归纳出世界经济周期的4种关键诱因,分别是货币流动量变动、信用扩张收缩变化、负债过度和心理与预期因素等。在理论梳理基础上,发掘其中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