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然而实际中却存在大量的无书面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并因欠缺相应的完整的劳动法规范予以调整,当事人的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往往非常不明确,从而极其容易滋生劳动纠纷,致使社会和谐受到严重冲击。本文着重对事实劳动关系进行解析,主要阐述了事实劳动关系的概念、事实劳动关系的产生、事实劳动关系内容的确定、事实劳动关系的变更以及终止等,以期在理论上理清事实劳动关系,引起各界重视。  相似文献   
2.
杨延民 《经济师》2006,(6):82-83
随着对时效制度的深入研究,我国多数学者对我国现行的民事法律仅规定诉讼时效提出了严厉批评,认为是民事法律制度的一大缺陷。因为取得时效制度的缺失,造成了现实中诸多的财产关系无法准确界定,发生的大量财产纠纷无法得到公正合理地解决。为此,《民法典草案》接受了大多数学者的主张,补充了取得时效的内容。然而,其中的有关规定仍然显得比较粗糙,既不周详,又缺乏可操作性。文章先就取得时效的涵义、功能作简要介绍,而后着重分析取得时效的构成要件与法律效果,并结合我国的法律传统与实际国情就取得时效的建立与健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