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4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包含行业投资异质性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从理论角度证明了,集中投资和培育优势产业能够提高经济增长率,然后采用动态随机核的方法测算了中国城市的产业比较优势指数,最后估计了产业比较优势指数对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得到如下三点结论:第一,各城市集中投资培育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可以提高优势产业内部企业技术资本积累的速度,从而推动优势行业高速增长并带动其他行业快速增长,进而推动城市经济增长;第二,本文提出的产业比较优势指数,把行业竞争的地理范围从全国缩小到省级层面,把不同城市的相同行业的绝对竞争转化为同一城市内部不同行业的相对竞争,拓展了各城市选择符合其自身特点的优势产业的思路和空间;第三,面板固定效应模型、面板随机效应模型贝叶斯估计、动态面板模型、面板VAR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产业比较优势指数对中国城市经济增长有显著的、强健的促进作用。因此,各个城市集中资源培育和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可以实现增长动能充足、就业更稳定、经济发展质量更高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外商投资对中国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外商投资存在直接就业效应和间接就业效应,可以用外商投资流量和存量分别加以度量,运用中国1984~2005年的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的结论表明:1993年以前外商投资的直接就业效应非常显著,负的间接就业效应也很显著;1993年以后年外商投资的直接就业效应减小。负的间接就业效应也减弱。  相似文献   
3.
基于CHIP2002年、2013年和2018年城镇劳动者的数据研究发现,创新活动会扩大中国城镇地区劳动者的劳动收入差距并且是除了教育和年龄以外最为重要的贡献因素,但扩大作用在不断减弱,表现为单位GDP专利授权数每提升一个单位导致劳动收入的Gini系数上升幅度下降。此外,创新活动主要通过禀赋效应使高收入人群内部的劳动收入差距扩大,且没有证据表明创新活动会通过歧视效应扩大低收入群体相对其他收入群体的劳动收入差距,更没有证据表明创新活动会将低收入劳动群体挤出劳动力市场。创新活动通过与年轻劳动者或受过高等教育劳动者结合,使高收入人群内部的劳动收入差距扩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三次经济普查中的行业从业人员数据为基础,用2002、2005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分析研究我国42个行业的就业弹性、就业乘数,并分解出各因素对2002-2007年期间就业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稳定就业以传统制造业和社会服务业为基础,扩大就业以高新技术制造业和新兴服务业为主;资源垄断性行业劳动成本上升较快,提高劳动收入不利于就业,而传统服务业中的低工资行业提高劳动收入不会减少就业;加快资源性垄断行业和社会性服务业的改革,加强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的产业关联,扩大居民消费,特别是扩大农村居民消费,对促进就业增长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作者根据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研究了我国国有与非国有工业企业生产效率差异。OLS方法估计结果表明,国有与非国有工业企业生产效率差异从1995年的100%~400%,下降到2008年的17%~36%,随机前沿方法估计结果表明,国有与非国有工业企业技术无效率差异从1995年的22%~57%,下降到2008年的9%~21%,且国有工业企业技术效率仅比非国有工业企业低2.1%~6.3%,这表明国有工业企业的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但国有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依赖其规模和垄断优势,在竞争性行业国有工业企业生产效率仍然低于非国有工业企业10%以上。  相似文献   
6.
协调好区域内城市间的产业发展关系,是实现“大中小城市协调联动、特色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运用动态随机核分布方法测算中国14个主要城市群内部189个城市的产业比较优势,研究发现:产业比较优势上升是城市和城市群经济增长提升的重要原因,二者存在因果关系,其作用路径依靠增加城市和城市群投资予以实现。基于此,每个城市都应立足于所在城市群发展实际和自身的独特资源禀赋,审慎地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重点产业,实现城市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实现本城市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与城市群内部其他城市的优势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