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人对城市风景的感知与理解,推动了城市历史景观的 层积过程。基于不同人群话语分析,以元素类别和空间类型2种 分类方式构建相对系统、科学的城市历史景观层积识别框架, 探讨城市历史景观的动态演变机制。以明清时期襄阳为例,分 政府和文人2类话语组对历史书籍、诗文的语汇逻辑、情感倾向 进行统计分析,设置等里数同心圆坐标,以古城物理中心位置 为圆心,标记元素空间点位。厘清作为主动因的话语作用于城 市历史景观各元素及空间类别并最终实现文化层积的全过程, 梳理出明清时期襄阳城市历史景观层积机制和基础框架,以期 推动城市历史景观保护与发展,为襄阳的保护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历史土地利用评价(Historic Land-use Assessment, HLA)是在时间深度(Time Depth,TD)下对历史环境中文化与自然的发展过程进行定性分析与数字化解译的过程,其结果可展现人地互动过程中遗留或呈现的风景特质。通过总结英国历史土地利用评价(HLA)的发展历程、目标和方法等内容,综合HLA在分析土地时空演变动态过程中的优势,探讨将融合文化-自然双重属性的评价方法应用于中国自然保护地的保护与建设之中,以期为我国自然保护地主要保护对象的确定、保护边界的优化、功能分区的划分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