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1篇
农业经济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调查研究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基本经验和工作方法,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基础。建党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农村调查实践,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萌芽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调适修复、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深化成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创新发展等阶段,沉淀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调查方法论,积累了遵循对立统一、辩证分析的基本原则,坚持眼光向下、深植群众的工作取向,保持科学调查、秉轴持钧的工作方法等宝贵经验。新时代新征程,系统回顾党的农村调查伟大实践,深刻总结党的基本经验和工作方法,对于科学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利用延津县1957~2015年逐月降水量观测资料,对延津县降水量的年代际、年、季、月分布特征进行全面分析。结果表明:延津县年代际、年降水量均呈减少趋势;春季降水量呈升高趋势,其他季节降水量均呈减少趋势,夏季下降最明显;月降水量分布不均,全年58.6%的降水量出现在6~8月,降水量7月份最多,1月份最少。  相似文献   
3.
4.
耕地非粮化不仅关乎到国家粮食安全,也影响社会稳定与生态安全。本文基于外部性理论分析耕地非粮化负外部性产生的原因及其问题表征。由于耕地资源的准公共物品属性、耕地利用外部性的存在使得基于边际净收益最大为目标的耕地资源配置的私人决策与社会决策存在一定的张力,难以在农业生产范畴内实现耕地资源的帕累托最优配置,不可避免地产生粮食种植面积缩减、耕作条件破坏、生态环境受损的负外部性问题。现阶段,实施积极的耕地非粮化防止政策是中国政府基于现实条件的理性选择,应当通过对耕地资源利用方式进行行政规制、健全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丰富和拓展对地方政府的激励工具、探索建立纵向的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和横向的产销区利益协调机制纾解耕地非粮化的负外部性,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