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1篇
旅游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景区标识牌具有为游客导游,引导游客在景区内顺利游览的功能,是景区必不可少的服务设施.标识牌准确规范的外文翻译不仅能为国外游客提供直接的服务,也是他们认知景区乃至景区所在地的重要窗口,具有特别价值.但国内和省内不少景区标识牌的英文翻译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对贵阳市40个景区标识牌的英文翻译作了全面调查,将存在的问题归纳为六类:一是直译错误;二是语法错误;三是拼写错误;四是措词错误;五是翻译累赘;六是翻译不到位,并以举例方式对这些问题作了修正,以期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郎德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基于村集体组织、全民参与、"工分制"分配的经济组织模式,与当地苗族社区建立在血缘基础之上的社会组织结构的耦合.郎德案例揭示出:经济组织模式与社会组织结构的耦合,保证了文化传承和产业的有效运行,是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3.
中国乡村旅游的性质和特点以及村级基层组织的职责,决定了其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具有难以替代的作用。村级基层组织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履行职能存在种种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村级基层组织在乡村旅游中作用的对策。应该从提高思想认识、加强能力建设、工作重心调整几方面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4.
盘晓愚  刘桔 《特区经济》2009,(9):145-147
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县天龙村是贵州最早依托屯堡文化,由公司投资,对一个村落整体承租进行开发、经营的乡村旅游区。由于短时期内即取得较大成效,因而作为乡村旅游的成功典型而受到广泛关注和宣传,并总结为备受赞誉的"政府+公司+旅行社+农民旅游协会"模式。但在对"天龙模式"的研究和推广中存在较大误解和以讹传讹。本文针对误解作了事实澄清,解析了实际状态的"天龙模式",就"天龙模式"的完善提出了建议,试图为乡村旅游,尤其是西部乡村旅游的开发与经营提供一种有借鉴意义的模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