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5篇
经济学   2篇
综合类   3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自从1998年我国实行公共财政改革以来,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仍与公共财政的目标相距甚远。财政运行的主体是政府,但政府的存在伴随着政府失灵,并不能天然地保证财政支出的公共性。我国虽已经过近十年的公共财政改革,但仍有许多的财政支出表现出“非公共性”,政府预算公开这样基本的前提都没有实现,预算程序的公共性更无从谈起。改革的政府主导性并不能创造出一个公共选择机制,财政体制中的“公共性”就无从保证。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共财政应该从建立和完善公共选择机制开始,这依赖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对公共产品与税收内在联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公共产品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公共产品与税收的内在联系,突出强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提供的公共事务并不等于公共产品.并提出一个独特的观点公共产品因人们在具体受益上的不同,可划分为生活条件性公共产品和经济条件性公共产品,私人产品消费税和所得税正是对应于这两种不同公共产品的"受益税".又以此为依据,指出理想的税制应是以所得税为主,私人产品消费税为辅,财产税、资源税、污染税等为补充的税收体系.  相似文献   
4.
减税与刺激消费的中美税制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要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减税是重要的一项措施。中国和美国的税制不同,决定了两国减税政策对刺激消费的机理和效果是不同的。另外,两国的政治体制不同,推动减税政策出台的因素也不同。因此,在借鉴美国成熟的减税政策经验时,必须考虑到两国刺激经济作用机理上和政策时效上的差异,放眼长远,实施有效的减税政策。  相似文献   
5.
增税还是减税:理论界如是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自从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税收收入规模不断增长,税负水平增加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在我国的税收政策中减税却很少实施,即使在2009年政府明确提出"结构性减税"的背景下,年末还是实现11.7%的税收增长。面对我国的税负水平和税收增长问题,学者们的看法各有不同,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做出了自己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7.
对附加福利的征税,在国外已是普遍现象,其理论的依据在于公平、效率和反避税.我国征税有助于税制的完善,有利于控制个人所得税税源的流失,对企业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费)的完善都有意义.从管理效率出发,附加福利税应对雇主征税,但这样的征税又违背税收的中性原则,因此,如何处理这一矛盾就成为开征附加福利税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我国要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减税是重要的一项措施。中国和美国的税制不同,决定了两国减税政策对刺激消费的机理和效果是不同的。另外,两国的政治体制不同,推动减税政策出台的因素也不同。因此,在借鉴美国成熟的减税政策经验时,必须考虑到两国刺激经济作用机理上和政策时效上的差异,放眼长远,实施有效的减税政策。  相似文献   
9.
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布局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目标出发,资源税立法是目前税制建设的必然选择。当前,随着自然资源部成立、《环境保护税法》颁布实施以及前期从价计征改革经验的积累,资源税新一轮改革和立法的条件日趋成熟。新时代资源税立法应以扩大征税范围为核心,在税率、税目、征税环节、计税依据以及税收优惠设计中充分体现新发展理念和税收法定精神。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税收理论把个人所得税划分为综合、分类和混合税制三种类型。我国理论界在个人所得税效率和公平的认识上也存在误区:一方面认为分类税制征管方便,成本低;另一方面认为分类税制可以区别征税,能更好地处理公平问题。事实上,个人所得税从是否分类和是否累进征税两个维度可以划分为四种类型。从征管效率看,综合税制要优于分类税制,比例税制要优于累进税制;从公平角度看,综合税制也更符合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精神。所以,我国的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方向应该是综合比例税制。近几年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免征额进行了两次调整,主要是受到利益集团的影响,调整基本上与税刺改革的效率和公平目标无关。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关键是要选择合适的税制类型,采取整体推进全面改革的方式。同时,改革中应该警惕利益集团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