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基于能值相图的金昌市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能值流量及三相图,分析2003~2007年金昌市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趋势,发现金昌市可更新能值比率沿着敏感线向逐渐减小的方向移动,反馈能值呈上升趋势,可持续发展指数急剧降低,环境压力逐渐加大。调整不同类型资源的利用比率,减少当地不可更新资源的流失,提高现有资源利用效率是金昌市生态经济系统乃至整个区域发展的更优选择。  相似文献   
2.
旅游气候资源是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旅游者考虑的重要问题。地处"三江源"的青海省古朴粗犷的高原景观和神秘多彩的宗教文化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对其旅游气候资源的定量评估可以为旅游部门开发资源和游客选择旅游时间提供科学依据。以2001~2010年青海省34个气象台站夏季(6、7、8月)的月平均气温、相对湿度和平均风速为基础气象资料,根据游客对旅游气象条件的要求,建立模糊评价模型并确定旅游气候区划指标和等级,将全省划分为非常舒适区、较舒适区、基本舒适区及不舒适区。结果表明青海省气候舒适度有明显区域特征,空间上东部和中部地区气候较为舒适,而南部、西部和东北部祁连山地部分地区气候相对不舒适。最后提出青海省旅游气候资源开发举措:①依据气候地域分异确定旅游开发主题;②拓宽旅游气候资源开发的广度和深度;③完善旅游公共气象服务;④保护青海旅游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3.
三江源区独特的旅游资源彰显了旅游经济发展的价值及突出的比较优势.然而,在区内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背景下发展旅游产业,并非仅仅是资源的简单开发就能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本文基于旅游资源开发独特的生态环境背景和突出的环境问题,从战略角度对如何寻求一条科学的旅游发展之路,改善源区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全区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作了统筹分析.  相似文献   
4.
乡村旅游概念的界定关系到乡村旅游的理论构建,不同的学者对这一概念分别进行了诠释。文化是长期的历史积淀,是不可再生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使当地群众脱贫致富;要保护传统文化,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能够传承并动态向前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社会效益的丰收,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西宁市主城区城市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西宁市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在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提高较快的城市之一。西宁市主城区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格局显示出西宁市城市发展的基本阶段。文章利用1996—2008年西宁市主城区城市土地利用数据,对西宁市土地利用格局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宁市主城区城市土地利用格局在1996—2003年发生较大转变,土地利用格局由耕地主导型转变为多元化城市土地利用格局,说明西部大开发、青藏铁路等国家重大战略措施对西宁城市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西宁市高原区域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土地利用格局在2003年前后才基本形成,表现出青藏高原落后地区中等城市城市化过程的滞后性;2004—2008年各类土地利用变化相对平稳,但耕地、林草地、未利用土地的面积减少和空间变化揭示出西宁市等典型河谷型城市的地形和河流对城市建设和发展控制性作用明显,城市土地利用紧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