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42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区域中心城市经济转型:机制与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国内外区域中心城市产业转型、我国区域中心城市经济转型的动力机制、区域中心城市经济转型的模式与经验、区域中心城市经济转型的成功标志4个方面,进行了文献回顾、梳理与总结,认为在区域中心城市经济转型的时机、度、势和演化等方面的研究还有待于理论化和强化。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拓扑学的角度出发,对中原城市群地区铁路网络形成的演变过程进行定量研究.综合节点增长、空间分布特征、网络通达性等指标并结合中原城市群地区铁路网络建设的过程进行综合评价,文章认为20世纪中原城市群地区铁路网络的发展大致经历3个阶段.铁路网络通达性向着更为成熟的网络发展,利用距离矩阵模拟评价,整个20世纪后半期中原城市群地区铁路网络在路网扩展的同时,也在不断优化.  相似文献   
3.
王海江  苗长虹 《经济地理》2014,(5):83-90,104
依据全国286个地级中心城市间完整的交互式"城市—车次—城市"铁路客运数据,采用基于O-D网络的GIS空间分析方法,从全国中心城市铁路联系的空间集聚、任意两中心城市之间的铁路联系、细分车次类型的空间分布规律等多角度解析全国中心城市铁路客运联系的空间格局,精确而清晰地刻画中心城市之间铁路客运联系的空间集聚、网络结构与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全国铁路客运联系分布格局呈现向东倾斜的"开"字型结构,即由京沪—沪深线、京广—京哈线"两纵"与陇海—兰新线、沪昆线"两横"相互交汇而成全国铁路客运的骨架。全国铁路客运联系有三个核心集聚区,即京津冀、长三角及珠三角,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成都共同构成全国性铁路客运联系中心。当空间联系距离大于200km后,铁路客运联系呈现出较规则的三次曲线型距离衰减规律。全国中心城市之间的铁路客运联系近1/2是在空间联系距离500km的范围内实现的,动车组和高铁联系则有2/3比例在此空间距离内完成。随着空间联系距离的逐渐增加,全国铁路客运联系依次表现为城市群或经济区内、省域内、相邻省区、区域乃至大区域间等不同空间尺度的联系。研究显示,长三角与珠三角之间、珠三角与海西经济区之间直接的铁路客运联系相对其优越的地理区位来说较弱,是交通运输布局方面的一个缺失。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赫芬达尔指数、聚类分析、ESDA及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河南省18个地市承接产业转移空间差异及形成机制进行研究。研究表明:(1)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总量和绝对差异都在拉大,尤其是2010年后,而相对差异和集中程度都在2007—2009年显著增大,2010年明显减小,而后又快速增加,2012年后缓慢减小,政府的作用较为突出;(2)郑州和洛阳一直是承接产业转移比较多的地区,而焦作、安阳、新乡、商丘承接产业转移速度较快;(3)在空间格局上,在郑州、开封和洛阳形成了产业转移高高集聚类型区,但空间集聚态势不显著;(4)产业结构对产业转移具有负向作用,而市场吸引力、技术创新能力、人力资本、集聚效应、成本因素、对开放度、产业配套能力、经济发展水平及交通区位对产业转移具有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5.
苗长虹 《经济地理》1993,13(1):54-59
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农村工业的快速崛起,为中国的工业化道路独辟蹊径,也对传统的工业化理论提出了挑战。尽管对于中国农村工业发展问题,目前学术界仍有见仁见智的不同看法,但实践的挑战并不以理论的不惑而有所松懈。“七五”期间,中国农村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新技术产业区实现财富积累的八大战略:创新环境培育战略、创新主体结网战略、全球通道构建战略、总部经济发展战略、企业家精神中心形成战略、区域品牌化与营销战略、区域资源升级战略、产业集群化与模块化战略。  相似文献   
7.
苗长虹 《经济地理》1998,18(3):30-35
1可持续发展分析的一个框架自1992年巴西“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可持续发展思想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但至今学术界对其还未形成一个公认的定义。人们在广泛引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报告所作定义的同时,也对其提出了许多批评。如缺乏长期利益和短期效益的协调、缺乏宏观方法与微观组织活动的协调、缺乏对经济福利公平分配和消费模式的反映等。可持续发展面对的是“环境”与“发展”的所有问题,有人建议应将这些问题按空间尺度、影响的持久性和大小、可逆转性、可度量性、原因的本质、政治背景以及公众关注的情况等、进…  相似文献   
8.
城市群生态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郭荣朝  苗长虹 《经济地理》2007,27(1):104-107,92
生态空间结构合理有序将会促进城市群健康可持续发展。文章利用生态学原理深入分析了城市群生态空间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利共生和协同进化机制,构建了生态空间结构优化组合模式;对全球尺度、国家尺度、省级尺度和地区尺度等不同层次上的城市群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论为:①城市群范围内城市规模大小合理、密度适宜,空间组合有序,生态空间结构优化高效,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互利共生、协同进化;②“廊道组团网络化模式”是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的必然趋势;③“廊道组团网络化模式”下形成的城市群生态空间结构可以进一步提高区域生态环境容量,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9.
基于"流空间"视角,借助GIS空间分析法,建立交互式的空间联系网络,对近域联系下城市间交通联系进行空间趋近模拟,深度解析全国铁路交通联系的空间分布与集聚格局。通过对列车运营线路上各城市间的近域联系路径进行空间选取和逐次连接,采取类似"裁弯取直"式的空间趋近模拟方法,完整模拟出各车次列车的运营路线,实现对铁路交通实际运营路径的空间刻画。基于7 000余车次的巨量客运数据,构建了全国地级城市间交互式的铁路客运空间联系网络,进而清晰展现了全国铁路客运联系空间分布与区域集聚图景。研究显示,全国铁路交通联系以纵横向铁路主通道为基本骨架,以国家及区域中心城市为联系核心,以各级城市群为主要联系方向。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城市群形成高铁时代"三群鼎立"这一基本空间架构,但高铁发展依然呈现以京广线为界"西冷东热"的空间分布态势。细分车次类型来看,全国铁路交通联系基本格局是以普速列车为本底,K字头列车为框架,G字头高铁为骨架,高速铁路为主通道,高铁与动车互相补充,高速与普速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苗长虹 《经济地理》2000,20(2):63-68
本文在阐明企业的性质和组织形态的基础上,以河南省为例,分析了企业组织在工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企业组织的演变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施企业组织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