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2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石油消费量也呈现出显著的增长趋势,对国际石油市场的依赖程度逐步提高。据国际能源署统计,2003年,中国进口原油9000万吨,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与  相似文献   
2.
2008年华尔街引起的金融危机迅速扩散到世界各地的金融市场。各国经济迅速下滑,金融机构纷纷破产。本文介绍了人类历史上出现金融危机时对应的危机理论和假设。第一代危机模型认为危机根源在于宏观经济基础变量的恶化或扩张的货币政策与固定汇率间的不协调;第二代危机模型认为政府的经济政策和公共政策导致经济中的多维平衡点,使危机具有自促成的性质;第三代金融危机模型认为金融中介的交易道德起着关键作用。而明斯基着眼于经济繁荣与紧缩的长期波动,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具有固有的不稳定性。本文从经验的角度来分析各个理论假设,并提出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信息不对称、金融加速器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西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理论指出 ,信息不对称和金融加速器效应是阻碍信贷传导机制发挥作用的重要原因 ,这种情况在金融市场不发达的我国尤为突出。文章介绍和分析了这两个理论的基本框架和有关概念 ,以及它们在我国的表现形式和影响 ,证明信贷传导不畅是我国货币政策效果偏低的重要原因 ,提高货币政策的效果主要在于疏通信贷渠道中存在的货币政策传导障碍。  相似文献   
4.
随着银行借贷和市场融资与借款人资产关系的日益密切,货币政策的金融加速效应日渐凸现,这就需要从理论和模型上,分析和厘清金融加速效应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程度及其在不同经济形势下的表现形式;从而发挥金融加速机制作用,避开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频繁发生,为了防范金融风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制订了金融稳健性指标评价体系,为各国央行监控和预测金融风险提供了统一、规范的评估手段.本文介绍了该评估体系的最新进展,对其分析框架和各项统计指标进行了说明,并探讨了采用该监控指标体系的对我国金融监管工作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货币政策调控在影响经济运行的同时,也会通过各种经济变量对预算赤字政策的执行产生影响.本文构建了一个简单的模型对货币政策变化影响财政赤字的机制进行了分析,同时运用该分析框架说明了我国的宏观调控实践中货币政策对财政赤字影响的具体表现,并得出了相关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