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1篇
  202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袁先欣 《开放时代》2023,(6):54-71+6-7
“民间”深度参与了20世纪中国革命进程,尤其对中共“人民”构想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要真正把握这一历史演进的意义,必须对“民间”范畴自身的现代演变做出考察。“民间”作为中国思想传统的内生范畴,从古到今一直维持着自身释义结构的稳定性,也使得大家忽略其在微观和内部层面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民间”范畴的现代转型包含两个层面,其一是在对“民”的群集的界定和指称上,经历了从传统之“民”向国民、公民,到20世纪20年代又向庶民、平民的转化。在对“民”的空间属性的想象上,“地方”首先呈现为承载现代之民的空间构造,而随着国家和社会安排的危机,乡村/农村和边疆地区也逐步成为理解“民间”的重要空间。正是在上述要素的汇集中,“五四”前后发生了“到民间去”运动,其中包含的主题为中共“人民”构想提供了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