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9篇
计划管理   7篇
经济学   9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5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养老保险基金是社会保障基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基金收入难、扩面难.征收费率低、支付压力重的情况下.和运营办法,拓宽筹资渠道.对完善社会保障体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涿鹿县是被列入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建设的14个县区之一。环首都经济圈建设财政怎么办、怎么干是摆在"环县"财政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结合涿鹿县财政实际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3.
加强内部会计控制,是企业管理科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和管理理论的不断发展,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也必须随之完善和发展。拟对内部会计控制的内涵、必要性、现状及完善的对策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4.
信息披露、市场约束与银行风险承担行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运用我国14家主要商业银行2000-2008年间的数据,实证研究了银行信息披露与其风险承担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信息披露能否发挥其市场约束功能取决于相应的制度基础和市场环境,只有当金融体系的市场化程度较高,且银行能充分有效地披露其风险信息时,来自债权人的市场约束行动才能真正发挥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5.
结合行业协会的特点,本文提出了行业协会的核心竞争力,分析了影响行业协会核心竞争力的各种因素,构建了行业协会核心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指标体系进行了评价,最后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6.
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市场约束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约束是一种以市场为基础的限制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激励计划,但其作用的有效发挥取决于一系列的内外部条件,如国家隐性保险不仅可能鼓励了银行更大的风险承担行为,也降低了银行债权人的市场约束激励.结合我国银行业的制度与现实背景,通过分析市场约束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作用机理,梳理出市场约束的相关作用机制及其环境依赖,并给出系统的研究框架,可以为隐性保险体制下的市场约束行为与机理研究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7.
前瞻性贷款损失准备管理能够平滑银行信贷供给对宏观经济的顺周期影响,然而鲜有可经验估计的动态和前瞻性贷款损失拨备方法,从而限制了该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使用空间及其实施效果.文章在借款人资产增速服从均值回复随机过程的情景下,给出了借款人资产价值的动态随机运动规律,并在结构化模型框架内刻画了其信用风险要素和前瞻性拨备要求.与结构化模型不同的是,文章资产增速具有周期性和平稳性等特征,使之既能契合前瞻性拨备管理的内在要求,又有助于模型的经验估计和实施推广.基于工业部门1993-2013年的资产负债等数据,文章经验估计了该部门及其子行业未来的信用风险及前瞻性拨备要求,同时基于银发〔2002〕98号和银监发〔2010〕98号的有关规定估算了监管要求的前瞻性准备成分和银行实提的前瞻性准备成分,并根据它们理论映射的借款人目标杠杆和融资成本组合状态研判了其适当性.文章深入揭示了不同杠杆和融资成本约束下工业部门的信用风险及其演变趋势,回答了银行体系和监管要求的前瞻性拨备管理是否适当等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管理策略对其信贷供给与周期波动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银行业倾向于根据即期或历史信息对其信贷组合的预期损失进行评估,但其贷款损失准备管理却倾向于是逆周期的,似乎与即期准备或后向准备管理策略下的贷款损失准备的顺周期性相悖,这需要结合我国宏观经济和银行业特定的演变规律才能给予合理解释。自实行统一的贷款损失准备管理政策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基本上处于经济周期的上行阶段,且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处于下降的通道,当我国银行根据即期或历史的贷款损失信息进行信贷风险的评估时,其将高估了信贷组合未来的预期损失,从而倾向于计提较多的贷款损失准备,并供给相对较少的银行信贷,进而引致了贷款损失准备的逆周期变动。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银行贷款数据,就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对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影响进行了多视角的研究,发现只有抵押贷款和非抵押贷款的风险溢价间存在显著差异,且信用贷款和保证贷款的风险溢价显著小于抵押贷款。我国商业银行似乎对更高质量的风险缓释工具执行了较高的贷款利率,表明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在其贷款风险定价中未能得到应有的体现与反映。我国商业银行对抵押等工具的风险缓释作用的漠视,是与其特定的风险定价与激励机制有关;同时,基于供应链小企业融资中的过程控制等结构化设计等,讨论了如何降低抵押贷款风险溢价的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许友传 《金融研究》2017,(7):105-122
本文研究了银行信用评级的信息内容和信息质量及其在次级债风险定价或事前约束中的反映情况。研究表明信用评级不仅在次级债风险定价中得到了显著反映,还非充分内嵌了政府隐性救助预期和银行风险特征等丰富信息;较之主体信用评级,上市银行风险的市场测度指标能更显著地解释次级债的发行溢价,然而,投资者在政府隐性救助预期下进行了"扭曲"的风险定价,它们不仅未对上市银行的风险承担给予应有的市场约束,反而还可能鼓励其未来更大的风险承担倾向。研究表明,将次级债事前约束的缺失归咎于外部评级失当以及非效率市场不能提供有价值的风险信号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