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4篇
经济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谭汝为 《秘书》2011,(3):44-44
1.“翻五番”究竟是多少? “翻n番”的数量运算关系在实际运用中出错的还真不少。请看以下两例:(1)在过去的五年中,北京的私家车数量翻了近三番,从22万辆增加到近60万辆.此例错在把“翻n番”等同于“乘n倍”。五年前北京的私家车为22万辆,这是基数,乘3倍是66万辆。  相似文献   
2.
在韩国朝鲜大学校为中文系三年级夜班讲授《观光汉语》课时,一位名叫金尧淳的韩国男生引起我的注意。他30岁左右,戴黑边眼镜,身材健硕,黑脸庞,汉语口语、写作皆属上乘,尤其汉语口语流畅而发音纯正。课余与之攀谈,得知他是光州郊区一家农场的主人,毕业于全南大学校农业大学(用汉语表述,就是省立大学的农学院),多次去中国旅游,曾在北京进修汉语一年。他热情邀请我在假日去他的农场做客。  相似文献   
3.
谭汝为 《秘书》2011,(5):41-42
书信文化历史悠久,具有特殊的魅力。古今散文名篇中就有不少书信体佳作,例如,乐毅的《报燕王书》、李斯的《谏逐客书》、司马迁的《报任安书》、邹阳的《狱中上梁王书》、李陵的《答苏武书》、李白的《与韩荆州书》、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苏辙的《上枢密韩太尉书》、诸葛亮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  相似文献   
4.
谭汝为 《财会月刊》2014,(5):I0001-I0001
干百年来,乡土意识一直是中国人无法回避的一个文化命题。从千里寻根“大槐树”,到千里追魂、认祖归宗,再到中国人“叶落归根”的理念,故乡似一根穿在耳洞上的线,时不时都要触及国人的神经。  相似文献   
5.
谭汝为 《秘书》2011,(2):42-42
汉语的声调,指语音高低升降的变化。现代汉语声调分四声,可归两类:阴平和阳平为平声,上声和去声为仄声。平声的特点是"扬",语调平缓,可拉长但不变音;仄声的特点是"抑",发音较短,不能拉长,语调曲折多变。在一句话里,甚至在双音节的词语里,如果把平声和仄声这两类性质不同的声调有规则地相间搭配,在音律上会形成高低起伏、长短疾徐的变化,读起来朗朗上口,听上去铿锵悦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