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3篇
  2015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赵月枝 《开放时代》2010,(7):109-125
本文以文化研究和文本解读为理论和方法论取向,呈现了对20世纪90年代作为中国大众报刊主要形式的、被认为是低品味的“街头小报”的双重分析模式,即小报作为一种社会传播方式和作为大众表达的潜在论坛。首先,本文对大众报刊样式及其读者群在中国报业和社会结构中的演变与地位作了回顾,并将大众报刊形式的演变与改革开放时代中国社会分层相关联。其次,基于人格化和人物塑造是小报的重要话语特征,本文选择小报对富人、下岗工人、流动民工和农民这几个社会群体的描述作为对小报内容进行话语分析的切入点,以图理解小报所建构与展示的意义世界及其对社会分化的理解。本文的分析表明,“街头小报”的主题与意识导向非常复杂。作为复杂而矛盾的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文化产品,它们的市场威权主义倾向维护了支配性的社会秩序,同时,它们也不能不在某些方面折射出底层读者的欲望和需要,以及他们在这个历史过程中的体验。  相似文献   
2.
收视率是人民的选择吗?在市场话语的主导下,收视率被视为传播效果的“客观”反映和一种“民主”的表达.出于对这一说法的回应,本文试图揭示,收视率作为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结构性产物,具有一定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属性.在中国,收视率的商品化和收视率调查的制度化过程,不可避免地与电视媒体的社会主义属性之间形成张力.本文认为,“收视率是人民的选择”作为一种市场话语,简化和遮蔽了中国社会复杂的政治经济关系、文化矛盾及媒体的阶级与代表性政治.在由政治与经济权力共同主导的中国广电系统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收视率的商品化和制度化使“受众”取代了“人民”,使资本积累的目标取代了建设以人民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共同文化”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违背了体现“人民民主”原则的社会主义媒体的建设和发展宗旨.  相似文献   
3.
收视率是人民的选择吗?在市场话语的主导下,收视率被视为传播效果的"客观"反映和一种"民主"的表达。出于对这一说法的回应,本文试图揭示,收视率作为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结构性产物,具有一定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属性。在中国,收视率的商品化和收视率调查的制度化过程,不可避免地与电视媒体的社会主义属性之间形成张力。本文认为,"收视率是人民的选择"作为一种市场话语,简化和遮蔽了中国社会复杂的政治经济关系、文化矛盾及媒体的阶级与代表性政治。在由政治与经济权力共同主导的中国广电系统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收视率的商品化和制度化使"受众"取代了"人民",使资本积累的目标取代了建设以人民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共同文化"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违背了体现"人民民主"原则的社会主义媒体的建设和发展宗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