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文章以家族企业管理理念为出发点,首先对家族企业管理理念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接下来阐述了我国家族企业传统的管理理念,着重分析了中西方文化融合环境下创新的家族企业管理理念。最后进行了小结。希望对我国家族企业管理理念的创新提供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郭正斌 《商场现代化》2006,1(27):348-349
一、按劳分配实现形式概念的界定 马克思所提出的按劳分配理论,可以从观念、制度、体制和形式四个层面来划分.从观念层面上看,马克思所提出的按劳分配是一种思想,是对未来社会分配制度的一种设想;从制度层面上看,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为未来社会的分配问题做出的制度安排,反映了一定的社会性质;从体制层面上看,马克思所提出的按劳分配是一种分配机制;从形式层面上看,马克思所提出的按劳分配是一种分配方式和方法,是实现按劳分配制度的一种手段.本文所探讨的是第三、四层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生产条件决定分配务件,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偏低、多层次和不平衡决定了我国分配方式的多样化,在我国公有制经济内部,也存在着这样一种状况,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我国按劳分配实现形式的推进和发展本文就我国按劳分配实现形式多样化的理论依据及决定性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实现按劳分配是体现社会主义性质的一个最基本的标志,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无疑是一种有效的途径,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条件与有关学者所预想的未来社会存在较大差异,对按劳分配实现形式主客体的现实界定就成为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郭正斌 《企业家天地》2007,3(12):230-231
本文在论述了按劳分配实现形式与按劳分配制度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在按劳分配实现形式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必须把握按劳分配的本质精神和基本原则,为按劳分配实现形式的正确实施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深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认为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分配制度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很大的差异,按劳分配实质已有名无实,那么是否就应该在现实中放弃按劳分配呢?笔者认为不能,并试图从按劳分配原则贯彻的客观必然性和按劳分配实现的意义两个方面来作以论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