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2篇
经济概况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如何理解“第一生产力”中的“第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理解“第一生产力”中的“第一”,意义重大。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至少有两个角度,即微观与宏观。从微观的角度上来理解,会产生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而只有从宏观上来理解,把“第一”理解为一种借代,理解为科技对生产力这个整体的推动作用的高度概括,并据此制定一些实际措施,才能理顺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才能把握住“第一”的真谛。  相似文献   
2.
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对各个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要求,在广大的农村,如何提高党组织建设和谐农村社会的能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极为重要而紧迫的课题。鄞州区古林镇藕池村党支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较好的回答了新时期党组织如何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之初,江总书记在广东讲话时提出了著名的“三个代表”思想。“三个代表”的思想,博大精深,它是对我党历史经验的总结,是对改革开放实践的梳理,是对邓小平理论的重大发展,是对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高度概括,是今后做好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继承性、全面性、科学性、创新性、时代性的特点,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一是概括性。“三个代表”的思想,高度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建工作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最终衡量标准及目标。它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我党的奋斗目标、现代化建设的任务、党建的衡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