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1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小企业准确认识加入WTO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制定正确应对措施的前提。我国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是,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深化企业改革,建立新的企业制度、建立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2.
外资对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丽蔷 《经济地理》2005,25(5):624-628
在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演进中,外资不仅提高了制造业的产业集中度、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还推进了工业化进程。同时外资对东北产业结构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些消极影响,如加大了三次产业的不协调、扩大了三次产业发展水平的差距。因此,在利用外资过程中,依据东北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以及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采取提高外资的关联度、引导外资投向优势主导产业、基础产业、限制投向一般加工业的战略来优化产业结构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潮流推动下,东北业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90年代中期以来,亚太地区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减少欧共体和美加自由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有必要进一步加强本区域内有关国家间的合作。  相似文献   
4.
(一)加强管理力度,使中俄贸易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90年代以来,中俄经贸走过了曲折的历程,1991—1993年中俄贸易发展获得极大发展,1993年中俄贸易额为76.80亿美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1994年中俄贸易额一度下滑到50.76亿美元,无论政府,学者如何看待中俄贸易的起伏,很重要的原因是两国政府、各级主管部门监督、管理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1995年以来,中俄高  相似文献   
5.
FDI对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演进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后,东北老工业基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不断上升,这一转变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其中FDI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阶段性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外资工业推动了东北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进程、外资工业的结构倾斜促进了东北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刑对第三产业增加值的贡献率高于对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虽然东北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在全国居中下游水平,但FDI对东北产业结构演进具有牵引效应.  相似文献   
6.
一、吉林省同俄罗斯的经贸现状 吉林省是开展同前苏联经济贸易较早的地区之一。1982年吉林省同前苏联恢复贸易关系,1987年正式同前苏联建立起边境贸易关系。当年同滨海边疆区签订了543万瑞土法郎边境贸易合同,1988年进出口总额增长到1209万瑞士法郎,1989年达到8221万瑞士法郎,1990年达到11123万瑞士法郎,1991年原苏联解体后,吉林省同独立后的俄  相似文献   
7.
外资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外部资源.以钱纳里的"双缺口"理论为代表的发展经济学的观点认为,利用外资的关键是弥补“缺口”.20世纪初列宁就指出,学习技术和管理经验是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方面.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利用外资观点,借鉴西方经济学有关利用外资的主要理论,归结出区域经济地理学的利用外资的分析范式.  相似文献   
8.
随着21世纪的来临和中国的“入世”,中俄两国经贸发展前景引人注目。虽然两国经贸合作规模不大,发展不平稳,贸易不平衡,贸易结构单一,但是,中俄两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与世界经济的接轨进一步奠定两国经贸合作的基础,能源领域的合作将会加强,从而推动两国经贸合作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走向市场经济以来,无论是市场状况、对外经贸政策,还是社会生活,都发生了许多变化,产生了许多问题,对此加以了解分析,是很有助于吉林省同俄罗斯的经贸交往的。 一、俄罗斯外经贸条件分析 (一)俄罗斯国内市场特点。由于经济滑坡生产持续衰退,使俄国内的工业品市场萎缩,只有能源、有色金属、化工业等生产部门有所增长,还是出口增长带来的结果,其他工业部门,尤其是军工业,由于国家订货的减少和财政的收缩,造成企业停产和百万工人失业。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再就业工程所面临的改革形势和经济环境,与德国统一后所面临的经济环境,在许多方面有共同之处。德国在解决就业问题采取的措施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