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1篇
经济概况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整合Harris-Todaro(1970)的城市失业现象与Krugman(1991)的新经济地理理论,建立新经济地理失业模型,探讨外资对于就业、城市失业量(率)与产业结构的影响;焦点置于要素替代差异、Todaro矛盾以及引进外资国家的福利分析。在两国架构中,当引进外资时,若要素替代弹性较低,资本引进国随着制造业扩张,其劳动雇佣量固然上升,但城市失业量亦随之上扬,出现Todaro矛盾现象。反之,在高要素替代情况下,引进外资的国家可能出现制造业就业和城市失业量同时下降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本文整合Harris和Todaro(1970)有关城市失业的观点与Krug-man(1991)新经济地理理论,建立了一个两国两部门的新经济地理失业模型,分析贸易自由化对产业结构、资本流动与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一个存在失业现象的国家在贸易自由化的过程中随着资本外移会出现产业空洞化趋势;如果运输成本降到一定程度,制造业最终可能完全聚集于外国。这虽然与Krugman关于产业的核心-边陲型态的发现一致,但本文认为形成产业聚集(制造业由存在最低工资的本国移至外国)的重要原因是外国无最低工资且不存在失业现象,外国制造业具有比较优势。此外,随着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存在失业现象的本国资本外流,制造业萎缩以及农业部门扩张,劳动力密集的农业部门除了吸纳制造业释放出的资本与劳动外,亦吸纳了部分城市失业劳动力,从而导致城市失业量下降。  相似文献   
3.
本文建立了产业分工架构,分析工业国家非技术劳工工资与失业问题。产业分工程度内生决定于经济一体化(即市场扩大)型态:在一体化市场内,若技术劳动成长率大于非技术劳动增幅,制造业产业分工程度将加深;反之,产业分工程度降低。产业分工程度加深促使非技术劳工工资上升、失业率下降,并未如预期会威胁工业国家非技术劳工。值得注意的是,既使产业分工程度加深、非技术劳工失业率下降,亦可能出现非技术劳工失业量上升现象。  相似文献   
4.
引进外资与失业:新经济地理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整合了Harris-Todaro(1970)城市失业现象与Krugman(1991)的新经济地理理论,建立了一个两国两部门的新经济地理失业模型;模型中制造业生产呈现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与产品差异化特性,且城市存在失业现象.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引进外资对于失业的冲击.文章指出,随着失业国的外资引进,该国制造业扩张,但是制造业的"规模经济"效果引起制造品价格下降,而抑制了制造业部门的扩张;规模经济效果导致资本引进国的城市失业量与失业率同时下降.此结论与Corden和Findlay(1975)在小国开放经济体系关于"引入外资导致该国失业量上升、失业率不变"之发现迥然不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