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近年来,我国立体茶园的建设有较快的发展。热带及南亚热带的“橡胶—茶叶”或“防护林—橡胶—茶叶”生产模式已初具规模,仅海南岛面积就达1400公顷,并将继续发展扩大。在华南、华东、云南与陕西等地见有“固氮树—茶叶”、“薪材林—茶叶”、“茶叶—绿肥”、“经济果木林—茶叶”及“禾本作物—茶叶”等群落结构,但均处于零星分散阶段,面积不大。本文对其中几种典型的立体茶园模式的生产力、稳定性、结构与功能、经济效益等分析如下。一、立体茶园模式及其生态经济效益 1、防护林—橡胶—茶叶该模式主要集中于海南岛的南海、东兴、  相似文献   
2.
胶茶群落为巴西橡胶(乔木)与云南大叶茶(灌木)所组成。这种双层空间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对小气候有明显的影响,它改变了太阳辐射空间分布、空气流动、以及生物小环境的温、湿度。这些小气候因子的变化,亦制约着胶茶群落的生产力,本文就此作一初步探讨。一、胶茶群落中的温度、湿度与风速在胶茶群落中,林分疏透度较低(在1.5米以下,疏透度小于5%),这种变化阻碍空气流动。图1是1985年3月于西双版纳观测的数据。它表明:在0.2—0.5米高处,胶茶群落中的风速比对照点(纯橡胶林地)低26%,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