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深入理解重庆工业碳排放状况,有必要对其隐含碳关联进行测算与分析。文章基于假设抽取法设计了8个隐含碳关联指数。并利用该方法分别测算了重庆市22个工业部门隐含碳关联。在此基础上,依据提出的8个指数对重庆市工业行业进行了分类和关键行业识别。研究表明,重庆工业绝对碳排放和隐含碳排放排名存在显著差异,工业隐含碳循环关键行业为发电与供热、金属冶炼和化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是唯一的隐含碳依赖行业,隐含碳输出最严重的行业则是煤矿开采、通用与专用设备制造业和其他制造业。建议在保障区域生产连续性的基础上对隐含碳输出行业进行监管,并增加隐含碳依赖型企业区域外采购的比例。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工业碳强度分布变化演进过程,有必要对不同工业碳强度的行业分布差异和收敛性变化轨迹进行研究。文章结合分布差异测算和收敛性检验技术,对1999~2011年重庆市工业碳强度的行业分布变化进行研究与比较。研究结果显示:研究期间重庆市工业碳强度的行业分布差异呈现出波动下降的变化轨迹,1999~2008年间行业差异通过绝对β检验,2011年重庆工业碳排放行业分布出现了显著的俱乐部收敛,全行业收敛为四峰,制造业收敛为三峰。重庆工业碳强度的行业分布特性表明重庆工业碳排放经历了从粗放到出现一定管理的过程;显著的俱乐部收敛性表明,应当针对不同俱乐部的行业制定具有差别的碳排放监管政策。  相似文献   
3.
为适应物流行业发展趋势,培养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物流管理人才,有必要对现有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改革.文章在回顾我国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发展状况后,介绍了现代物流发展对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在此基础上,从适应现代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设计、适应现代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以及高水平互补式现代物流管理教学团队建设等三个方面对高校现代物流人才培养体系改革进行了构思与建议.本研究为高校现代物流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提供了一定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4.
在对虚拟团队相关文献深入检索与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提炼出影响虚拟团队绩效的15项关键成功因素;进一步通过量表和问卷设计,对国内12家IT企业进行了抽样调查,收集到有效样本数据242条;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对15项关键成功因素进行了验证和排序;利用R型因子聚类法作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5项关键成功因素体现在目标一致性、信息技术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成员素质和领导能力5个维度上;最后,从这5个方面出发,给出了提升虚拟团队绩效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提升城市低碳交通治理效果,有必要研究引导政策对个体低碳出行倾向的形成与固化的作用机理。文章结合行为经济学、社会心理学和出行行为分析,研究外生政策、学习能力、有限理性和情境依赖等因素对个体低碳出行倾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适当的外生政策能够促进城市个体低碳出行倾向的形成与固化;学习能力和有限理性在外生政策与低碳出行倾向之间起到中介作用;情境依赖能够有效调节学习能力的中介效应,即中、低度情境依赖下,学习能力的中介效应显著。高情境依赖下,学习能力的中介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支持排污权交易的权证流通系统功能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排污权交易是通过市场机制来控制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建立一套完整、精确的排污权证流通管理信息系统是排污权交易制度有效运行的保障.文章在分析权证流通系统特点、排污权证分配与交易流程以及权证流通系统功能需求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个支持排污权交易的权证流通系统功能结构模型,为系统开发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能源税对我国交通运输能源强度降低的作用效果一直存在争议.为对此问题进行实证检验,文章将能源价格设置为调节变量,研究其对交通运输能源强度的影响,以及对交通运输结构、经济的交通运输依存度和技术进步的调节作用.研究选取1988~2008年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层级回归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能源价格的提高对交通运输能源强度降低作用微弱,也未发现其对交通运输结构、经济的交通运输依存度和技术进步存在显著调节作用.我国交通运输能源强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量化分析了我国交通运输行业能耗、排放与需求,以及面临的能源、排放约束.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交通运输模式的特性及其比较优势,结合各管理部门规划中的节能减排方案,从新的视角提出了基于体系结构优化的交通业节能减排路径和对策.该路径与对策能够充分挖掘不同交通运输模式的潜力,更具经济和时间优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