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产业地产是一种将产业运营和地产开发相结合的房地产开发模式。它是以产业经济为依托,以房地产开发为载体,融合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综合开发、集约化经营的多功能新兴产业形态,是地产加产业的综合体。它注重以房地产开发为基础,并根据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培育某种产业,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1999—2013年中国27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联立方程模型和3SLS法研究了外部效应如何推动中国农业产业集聚,得出以下结论:(1)农业生产经营者与土地的匹配效应、农业前端投入品及终端加工品市场效应、农业示范效应及学习效应、农业信息共享效应与农业产业集聚之间能够互相促进、互相推动;(2)随着农业产业集聚水平的发展,自然资源要素禀赋和外部要素禀赋不再是推动农业产业集聚的主要动力,而外部效应变成推动农业产业集聚发展的主要动力。对中国农业产业集聚形成及演变机制的研究,对于推进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环境问题的恶化,税收手段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环境费改税及开征环境税的呼声越来越高。面对这一现象,本文根据环境经济学一般原理,联系我国国情,针对我国排污费改税的主要问题做出分析,指出全面进行环境税费改革的不可行之处,提出环境费改税应该循序渐进,逐步推进,并对具体实施战略做出了简单设想。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对环境质量的关注及硫污染的日益严重,建立和引入包括二氧化硫税在内的环境税的呼声越来越高。我国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于硫税制度设计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对我们进行硫税制度设计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对于这些成果的梳理并简要评论对于硫税制度设计的进一步研究具有极大的意义。本文按照硫税的开征的必要性、硫税的引入方式、硫税税率设计、硫税征管、硫税归属及资金使用这几个在硫税制度设计中应考虑的关键问题进行分类,对国内关于硫税及与硫税制度设计相关的环境税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并做简短的总结。  相似文献   
5.
为了调动国有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为国有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做出推动作用,国有企业引入并运用着激励机制,想以此来充分挖掘员工的潜能和创新能力。目前市场的竞争归根究底还是科技与人才的竞争,能够充分发挥出员工的潜能和工作能力,将会为国有企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推动力。本文就目前国有企业采用的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提出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为了调动国有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为国有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做出推动作用,国有企业引入并运用着激励机制,想以此来充分挖掘员工的潜能和创新能力。目前市场的竞争归根究底还是科技与人才的竞争,能够充分发挥出员工的潜能和工作能力,将会为国有企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推动力。本文就目前国有企业采用的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提出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资源税理论依据定位在促进资源消费代际公平的基础上,对资源税的税制设计进行了研究。为了促进资源的可持续使用,资源税的征税范围应该是可耗竭资源;为了能够对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产生影响,资源税的计税依据应该是资源的销售价格;为了不对资源开采企业产生过多的负面影响,资源税税率应该限制在保持资源开采企业合理利润率的限度内;为了资源税调节作用的发挥,资源税应该归中央政府征收管理。  相似文献   
8.
9.
由于数控技术迅速发展,相关数控维修人才培养已成为职业院校讨论的热点。当前职业院校数控教育应加强校企合作,建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强数控技术实训基地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本文按照二氧化硫税的开征必要性、引入方式、税率设计、征收管理、税收级次及资金使用等在二氧化硫税制度设计中应考虑的关键问题进行分类,对国内关于二氧化硫税及与二氧化硫税制度设计相关的环境税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并做简要评论,指出我国现有的二氧化硫税制度设计研究的大部分成果还不够系统,不够深入,因此系统深入地探讨二氧化硫税设计将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二氧化硫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