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冯憬远先生之治中国哲学,紧跟时代步伐,倡导学术争论,推动学术进步。游刃于先秦诸子之间,驰骋于宋明理学之域。先生注重范畴研究,梳理了中国哲学物质概念演进的历史脉络,辨析了中西哲学物质概念之异同。通过对物质概念的研究,先生揭示了中国哲学史上唯物主义思维模式由发生论向本体论的转变。先生关注道德修养,崇尚理想人格;探讨社会理想,追求社会和谐。先生学行兼修,亦仁亦智,堪称学界楷模。  相似文献   
2.
苟子认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人不仅是自然界的产物,依附于自然界,而且能作为主体利用和改遣自然界,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区别的根本标准是礼义,正是在礼义的指导下,人们组成了人类社会,人类杜会是不断进步的,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应立足于现实,“以今持古”,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苟子认为,“五霸”的产生不是偶然的,社会的治乱不在于历史人物的长相,而在于主观的努力程度,殷纣王的灭亡是自取的,他还认为,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虽然是国家存在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他也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一个国家乃至杜会所必需的,因而学校教育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荀子认为,自然界是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万物各得其和以生”。人只有按照自然界的规律对其进行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做到“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才能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造福于民,民富国强。如果违背自然规律,打破生态平衡,就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导致县穷国贫。合理利用自然的目的,是“为天下生民之属长虑顾后而保万世”。  相似文献   
4.
加入WTO后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因此,进一步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固守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信仰,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在实践中,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文化,积极开展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斗争。  相似文献   
5.
孔子认为,人生处世有四种境界:学道立权,权是最高境界。行权并非易事,有赖于人的年龄、学识和修养,关键在力行,志学、适道、立礼是其前提和基础。行权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无所必从,无所必违,无可无不可、无适无莫是行权的外在形式,仁为原则,义为准绳,内守仁,外行义,内外兼修,据时而权,做事合宜恰当,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  相似文献   
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有着坚实的哲学基础,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唯物史观、认识论、辩证法等方面有其哲学依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7.
中国哲学史上无神论反对有神论的斗争是十分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主要围绕天人关系,形神关系而展开。早期斗争的重点是天人关系,具体化为神民关系,它大致经历了如下路径:殷朝以前,有神论居统治地位,实现了从原始的自然神向统一至上神的转化,神统治着人;西周初年,人文意识提高,神已具有更多的理性内容,人也逐步摆脱神的绝对控制,神民关系变为双向互动关系,无神论思想萌芽、西周末年,神从绝对的至上神变为被人诅咒、怀疑、否定的神。无神论思想壮大;春秋时,季梁、子产、叔兴、晏婴等人,以天道、人道相区别为基础,向有神论猛烈进攻,初步树立了无神论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