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2篇
综合类   1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区域旅游业生产力布局和发展战略。选取中部六省三类10种主要旅游资源,采用绝对数量、人均密度、地均密度等评价指标及位序得分法,对中部地区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中部地区总体上属于旅游资源富集区,但区域内资源分布不均衡,需要进一步加强旅游资源空间整合及综合开发。  相似文献   
2.
国内旅游界学者对旅游商品研究偏重商品开发研究,基础理论研究缺失,以致对旅游商品概念还未有统一认识,常见几种概念与名称混用于各种文献著作。本文在概括和分析学者们对旅游商品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新定义了旅游商品的概念,明确了旅游商品的内涵、范畴,指出了旅游商品应具备的基本特征,以期对旅游学术交流和旅游商品的生产、销售有所裨益。文章最后探讨了与旅游商品相关的几个难点问题,并予以澄清。  相似文献   
3.
近10多年来,我国旅游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了地区经济增长,优化了产业结构,增加了社会就业机会.国内已有20余个省份将旅游业提升到支柱产业、重点产业的高度来发展.随着旅游业经济效益的日益显现,国内正在掀起一股旅游景区规划、开发热潮,表现出队伍越来越专、投入越来越大、技术越来越新.然而,在辉煌的成绩背后,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这股热潮中,我国旅游景区规划开发中存在几种明显的偏重倾向:  相似文献   
4.
对学者关于旅游竞争力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梳理,利用经营效益、市场、企业规模、人力资源、生产和成本6个指标构建了旅行社业竞争力的三级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07年江浙两省旅行社年检数据,对江浙旅行社业竞争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江浙两省旅行社业发展各有千秋,但从整体竞争力来说,浙江旅行社业稍逊于江苏.最后提出了进一步提升浙江旅行社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作为衡量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旅游效率近年来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在阐释了旅游效率的多维内涵、构建了基于经济-社会-生态维度的旅游效率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对国内外旅游效率各维度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梳理,对旅游效率测度方法的演进与评价指标的争议进行评述。综合来看,旅游效率研究呈现出以下特点:研究主题上,已由注重旅游经济效率向旅游社会效率和旅游生态效率等多元议题拓展;研究内容上,现有研究基本回答了“旅游效率是多少”的问题,但对旅游效率的形成过程及影响机理等仍缺乏深入的探讨;研究方法上,旅游效率测度方法日趋精细复杂,对传统DEA模型的修正与改进成为近年来研究的一个创新点。最后,从加强旅游效率本质内涵研究、深入探讨影响机理、推动研究方法创新、重视研究成果实践应用4个方面提出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6.
以全国300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间相互搜索的百度指数为数据源,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探讨中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网络关注度分布格局及其动力机制。研究发现:(1)中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网络关注强度由2012年的21 286上升到2019年的65 271,从强度位序来看,琼、吉、新等经济欠发达地区位序变化较大。(2)网络关注度层级结构由"四极六核心,多点带动"向"四极五核心,多点联动"演变。其中,京、黑为稳定核心,具有极强的主导力和控制力,苏、浙、豫、川、皖为次稳定核心。(3)网络关注度形成了环渤海─华东─华南─川渝子群(Ⅲ)、湘鄂子群(Ⅱ)、西部─黑吉─豫皖子群(Ⅰ)3个凝聚子群,各子群内红色旅游景区网络关注度具有显著集聚特征。(4)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网络关注度分布格局受到地区经济基础、信息技术、资源禀赋、学历水平、交通条件和地理距离等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