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2篇
综合类   1篇
经济概况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生态补偿不应只是学者专家以及少数地方政府关注的问题,而应由国家立法机关将之制度化、法律化,即制订生态补偿法。制订生态补偿法是国家以法律手段进行宏观调控以实现生态目标的重要方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措施,是维护“权利和义务的平衡”,是统一各地方政府生态补偿政策与实践的手段,是对国家生态补偿实践——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经验教训的总结。  相似文献   
2.
一、生态环境示范市建设的内涵和基本目标 1、生态环境建设的内涵和基本目标.生态环境建设是指一切旨在保护、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行动的总称.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是要限制或取消那些引起生态系统退化的各种干扰,充分利用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达到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在汉中,首先要防止对现有生态环境的继续破坏,并尽可能恢复和重建已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达到较好的自然条件并能保持相对稳定和良性发展的程度.  相似文献   
3.
辩论式法学教学方法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辩论式法学教学的方法包含“导读--提问--分析、辩论--总结”等教学思维过程,是贯彻素质教育、培养法律人才的需要,是职业的实际需要,是当学教学方法的历史扬弃。与其它教学方法相比,具有开发学生学习潜能,锻炼学生思辩能力,有机联系各教学环节等优势。  相似文献   
4.
唐士梅 《特区经济》2008,(5):231-232
本文将由于生态恶化所导致的流离失所者和生活水平低于一定社会适度的人群定义为生态难民。通过对我国生态难民保护在法律观念、立法以及法律保护机制上的不足的分析,提出转变观念、构建相关法律体系、设置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机制、生态补偿机制、社会保障机制和环境公益诉讼机制等,完善生态难民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5.
生态补偿的国家立法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补偿不应只是学者专家以及少数地方政府关注的问题,而应由国家立法机关将之制度化、法律化,印制订生态补偿法.制订生态补偿法是国家以法律手段进行宏观调控以实现生态目标的重要方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措施,是维护"权利和义务的平衡",是统一各地方政府生态补偿政策与实践的手段,是对国家生态补偿实践--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经验教训的总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