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现金流量表会计规定的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的科学性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表中存在的勾稽关系,另一方面是工作底稿法和T形帐户法自身存在的内在关系有理论依据,但是作为工作底稿法和T形帐户法关键环节的调整分录不易被普遍接受却是准则在具体实施时遇到的难题。运用多栏式日记帐编制现金流量表则一相对简单又易于理解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一、会计报表编报期的表述不符合习惯今年1月1日开始执行的《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会计制度”)将月份和半年度报告均称为中期报告。会计报表的编报期分为中期报告和年度报告。笔者认为,月报、中期报告和年报的表述与时期划分一致,才更直观且易于接受。按习惯中期指会计期间的正中间,将一年一分为二即上半年和下半年,上半年结束就是一年的正中间。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应交增值税明细表都是月份报表,将1~11月份的报表统称为中期报告不符合我们长期形成的习惯。二、各项资产减值准备通过资产负债表附表“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单独反映有利有弊新会计制度要求企业对可能发生损失的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并明确提出企业必须计提八项准备。除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资产负债表中直接列示外,其余七项减值准备都作为相关项目的抵减因素被扣除后,在资产负债表中直接列示各相关项目的净额,即这七项减值准备及其相应项目的原始成本在资产负债表中均不反映,而集中在“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一张表中反映。这样便于详细了解企业本年度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数、转回数及年末余额,同时可以减少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的行次。但是这样处理有以下三点不利:1.资产负债表上资产按扣除减值准备后的净额反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