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创设自然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情感生态环境,让每个学生都会感到温馨、舒适、亲切、富有有成就感和归属感,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化学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本文结合平时教学实践,阐述建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情感生态环境的方法策略。  相似文献   
2.
化学是一门以试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有大量的化学试验内容,除了完整的学生实验课,在元素和化合物知识教学、概念理论教学、化学用语教学、化学计算教学等新授课中,在单元复习、总复习等复习课中,以致在练习课和讲评课中,都会出现化学实验。因此,我们有必要搞好化学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3.
94年世界神经网络大会(WCNN'94)述评迟惠生,孙帆,吴佑寿概况本年度的世界神经网络大会(WCNN'94)于今年6月5日至9日在美国加州圣迭戈市召开。会议参加者800人左右,共交流了近600篇文章,其中特邀文章和报告近50篇。会议的内容是丰富多采...  相似文献   
4.
孙帆 《上海国资》2009,(3):94-96
这场由次级债引发的金融风暴席卷了全球的每一个角落,金融资本市场的大幅下跌也冲击到了养老金市场。据不完全统计,美国的养老金由15万亿在几个月内下降到13万亿。其中401(k)计划作为最主要的养老金模式也同样经历了来自于外部资本市场和计划供款人的双重考验:资本市场的下跌使员工401(k)账户余额出现了大幅缩水;而从计划供款人角度,  相似文献   
5.
孙帆 《上海国资》2009,(3):94-96
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愈演愈烈,从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作为伴随美国资本市场经历了40年风雨的美国401(k)计划,它又将面临怎样的新一轮的考验?它给正在起步的中国企业年金市场又有着怎样的启示?本期"翰威特前沿"通过剖析美国401(k)计划,针对目前中国养老金制度,翰威特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以期促进中国企业年金制度更加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低温辐射地板采暖对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并通过实例:盘锦某化工厂生产管理区的办公楼,介绍地热系统设计与常规散热器采暖的区别,以及优缺点和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杜勇  孙帆  谭丽丽  黄小勇 《财经研究》2023,(11):155-169
完善分配制度、提高劳动报酬比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现有研究对资本市场中的共同机构所有权如何影响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关注不足,文章探讨了其中的影响效应及内在机理。研究发现,共同机构所有权有助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提升。机制检验表明,共同机构所有权显著促进了投资组合企业间的研发溢出,提高了企业研发人员占比和高学历人才占比,优化了人力资本结构,从而带动了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提升。文章还发现,共同机构所有权增加了企业技术人员,减少了生产工人,进一步支持了协同效应的理论逻辑,并基于行业竞争视角排除了合谋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共同机构所有权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作用在共同机构投资者控股企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中更加显著。文章不仅将共同机构所有权的研究拓展至劳动力市场,还从全新的视角探究了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杜勇  孙帆  胡红燕 《财经研究》2022,(10):49-63+168
如何有效化解产能过剩是学术研究的热点,也是供给侧改革的难点,更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近年来,国家提出要建立化解产能过剩的市场化长效机制。文章基于共同机构所有权这一市场化视角,探讨了其去产能效应。研究发现,共同机构所有权通过发挥协同效应和监督效应,显著提升了企业产能利用率。异质性分析表明,共同机构所有权的去产能效应在产能过剩程度较高和劳动型技术偏向的企业、聚集度较高的行业以及经济发达和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更加明显。同时,共同机构所有权的去产能效应导致产能扩张的潮涌现象和恶性竞争明显减少。文章的研究为当前建立化解产能过剩的市场化长效机制进行了有益探索,也为共同机构所有权在资本市场上发挥的具体效应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和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9.
杜勇  孙帆 《财贸经济》2023,(11):106-121
股东目标是高管薪酬契约的基础。随着以投资组合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共同大股东日益增多,现有以单个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薪酬契约理论已难以全面解释资本市场中高管薪酬倒挂现象。本文提出高管薪酬契约的“横向持股共谋理论”,即与以往基于单个公司价值最大化目标不同,共同大股东会基于其投资组合整体价值最大化目标与公司高管签订薪酬契约,以此产生两者的“共谋效应”。本文利用共同大股东投资组合上市公司数据对该理论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共同大股东的存在不会提升高管薪酬对其所在的单个企业业绩的敏感性,但提升了对共同大股东持股联结形成的投资组合整体业绩的敏感性,初步证实了“横向持股共谋理论”适用于中国资本市场,并发现负外部性机制和大股东权力制衡机制是共同大股东“共谋效应”的影响机理,委派董事是共同大股东“共谋效应”的作用路径。进一步检验表明,共同大股东与高管之间的“共谋效应”在市场势力较强的上市公司和投资者保护程度较低的地区较为明显,且共同大股东显著提升了持股企业高管薪酬。本文不仅拓展了薪酬契约理论和共同大股东研究,也为投资者保护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