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1篇
农业经济   6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我国现代农业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现代农业取得的成效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持续加大农业农村投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1.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GTAP6新发布的多哈回合谈判模拟情景数据库,就不同方案对全球贸易的宏观影响、对中国农产品贸易及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了模拟分析。模拟结果显示,每一种削减方案从整体上都提高了中国的农产品出口,但是,相对而言,对水稻、蔬菜水果、糖类作物等产生的影响较大。在WTO多哈回合农产品关税减让谈判中,中国的谈判首选方案为限制高关税的关税封顶方案,备选方案为限制更少敏感性农产品税号数目的方案,以谋取更多的实质性的农产品出口机会。  相似文献   
3.
江苏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抽样及访谈对江苏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特征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实地调查,经过分析认为江苏农村家庭对传统生物质能源的消费高于商品能源,在家庭用能中占绝对主体地位,新能源则较少使用。具体到单项能源,人均消费量居前四位的用能分别为秸秆、电能、成品油和煤炭。江苏农村家庭能源消费存在的问题包括传统能源低效不当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苏南、苏中、苏北能源消费结构差异带来的地区用能不平衡问题,新能源产品的便利性及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能源政策适度向苏北倾斜,提高对新能源的补贴,加强新能源技术创新及服务体系建设,利用村庄合并机遇发展新能源等优化农村家庭能源利用结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河南固始县农资综合补贴政策实施现状及效果的调研.发现农户对补贴政策的满意度较高,农资综合补贴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生产资料的购买.但由于农户对政策理解不到位、补贴资金数量较少、补贴对象有失公允等因素,“普惠制”的农资综合补贴政策效果并不明显,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有限.为此,文中提出要加大补贴力度、加大对种粮大户的支持、建立完善的粮食价格机制等政策建议,以更好地发挥农资综合补贴应有的政策作用.  相似文献   
5.
该文通过抽样及访谈对江苏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特征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实地调查,经过分析认为江苏农村家庭对传统生物质能源的消费高于商品能源,在家庭用能中占绝对主体地位,新能源则较少使用。具体到单项能源,人均消费量居前四位的用能分别为秸秆、电能、成品油和煤炭。江苏农村家庭能源消费存在的问题包括传统能源低效不当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苏南、苏中、苏北能源消费结构差异带来的地区用能不平衡问题,新能源产品的便利性及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能源政策适度向苏北倾斜,提高对新能源的补贴,加强新能源技术创新及服务体系建设,利用村庄合并机遇发展新能源等优化农村家庭能源利用结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区建设的经济影响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考察了中国一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背景,分析了中澳双边贸易的现状及其特点,采用GTAP模型对建立中国一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区所产生的经济影响进行了情景模拟。GTAP模型的模拟结果显示,中澳贸易自由化对中国的工业出口极为有利,而从农产品角度看,其他粮食作物、蔬菜、水果、坚果出口有一定的潜力,而水稻对澳大利亚的出口潜力不大。澳大利亚的出口潜力要高于中国。此外,中澳两国通过建立自由贸易区而产生的贸易创造效应将有效地调整产业结构,中国的工业品生产会得到拉动,而农业生产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对1995~2009年中国糖料作物生产的地区比较优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受经济效益等因素的影响,糖料作物生产呈现出以下特征: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省区不断减少;糖料作物优势产区表现出具有综合比较优势,这主要是由规模优势决定的;甘蔗逐渐占据糖料作物生产的主导地位;糖料作物生产向优势地区集聚.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认为加强糖料作物优势产区建设、提高糖料作物单产和含糖率、采取甘蔗和甜菜并重发展的措施将有效提高糖料作物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2020年以来,中国玉米市场发生深刻变化,呈现进口首次突破配额、进口市场更加集中、进口规模增长间隔短和价格创记录4个特点;从长期看,中国玉米供应偏紧、价格倒挂,以及进口量增加难以逆转,玉米正在呈现大豆的苗头性迹象。文章旨在宏观研判玉米发展成为“第二个大豆”的可能性,并从战略布局予以防止。方法 从多方面对比了中国玉米产业和大豆产业特征的异同,为回答玉米是否会成为“第二个大豆”这一问题提供了多角度证据。结果 玉米产业形势相对乐观,不会成为“第二个大豆”,但玉米产业自身的发展特性和中国玉米产业现存的困境不容忽视。结论 科学把控,系统谋划,综合施策,从种植结构调整、良种攻关、全程机械化、优势玉米带建设、烘干设施、“走出去”六大工程着手,解决玉米产业技术装备相对落后、竞争力弱、需求增速快等难题,从战略上防止玉米成为第二个大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