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30篇
经济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16篇
经济概况   7篇
信息产业经济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2年,微软公司在研发方面的投入是50亿美金,这50亿美金是在IT需求疲软、IT企业纷纷削减研发费用的时期,微软虽然也面临了很多业务上的挑战,但是仍然认为这是一个投资的机会。未来十年,将是一个IT发展的黄金时代。而微软把赌注下在了.NET上。关于这十年,有几件事情是必然的,首先,计算机将越来越强壮,越来越大的内存,越来越快的速度,存储、带宽的增长等等,都是必然的趋势。CPU的成长代表着什么?除了计算机越来越快之外,除了服务器,还有客户端,除了PC,还有各种不同的设备,都能做各种的事情。盖茨先生预言,语音识别…  相似文献   
2.
自从1998年回到中国以来,我几乎走遍了中国所有知名大学的校园,和许多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的院系领导、教授、讲师晤谈,通过演讲、座谈、网上论坛、电子邮件等不同方式与更多积极、热情的大学生们进行过充分的交流。无论我身处微软亚洲研究院、微软总部还是Google中国工程研究院,洋溢在校园里的青春与活力总是让我备感振奋,来自清华、北大等学校的高材生们总能令我所领导的团队在激情和智慧的交相作用下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成功。  相似文献   
3.
这一轮团购热潮会留下伏笔,它会遗留价值给我们。团购刚出来的时候,我曾经发过一条微博:一年之内,99%的团购网站都要死。我的预测是对的,会发生的,只是它们比我想象的还活得长一点,因为投资人比我想象的傻一点。去年年底今年年初有一段时间融资特别火,无论是优酷、人人的上市,还是拉手、美团的融资,它们的估值都被高估了若干倍,你可以说2倍也可以说5倍。如果是5倍的话你把它们的融资额除以5,那今天就会倒一大堆了。  相似文献   
4.
李开复 《中关村》2013,(3):79-79
一年前,很多人不关心移动改变世界,但我们和其他公司在这方面下了赌注;二年前,更多人看到了这个领域的潜在机会;而在过去一年,有些公司开始开花结果。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一些挑战,比如海外上市市场的冷却,让投资人更为谨慎,比如巨头的介入,加大了创业成功的难度。但是,海外上市公司在2012年的成长正带回投资人的信心,国内不少创业公司也已经达到千万元级别的月收入,拥有海量用户的产品  相似文献   
5.
李开复 《新财经》2001,(4):44-47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就IT业来说,李开复三个字绝对称得上响当当,吴敬琏教授更是一位海内闻名的经济学大家,听听他们的意见,听听他们对中关村和硅谷的一些看法,将把我们对中关村的认识、对中关村资本市场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6.
"创新固然重要,但有用的创新更重要".在这个科技发展一日千里的时代,人人都在谈创新.但是,什么才是最好的创新?什么才是真正能改变人们生活的、有用的创新?一个人、一个企业该如何获得持续创新的动力,该如何增加自己在创新,特别是有价值创新方面的综合实力呢?  相似文献   
7.
李开复 《今日重庆》2009,(11):106-106
在圣玛丽学校里,我感受到的是完全美国化的教育,这里的教育宽松、自由,充满了鼓励和赞扬,和台湾式教育的死板、压抑相比,这里显然让我觉得学习更为轻松、快乐。  相似文献   
8.
当了20多年的职业经理人,李开复的履历是光鲜的。他曾经是苹果公司最年轻的副总裁,建立了微软的亚洲研究院,同时又开创了Google在中国的搜索业务。在功成名就的今天,他却宣布辞去在Google的工作,选择自主创业。9月7日,李开复公开宣布了自己的创业计划——成立创新工场。  相似文献   
9.
选择的智慧     
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曾说,21世纪是一个选择的世纪。他说这句话是因为在今天的信息社会里,人人都能获取信息,学习知识,靠脑力上进。人人都有机会,那么人的成功就更要看各人积极的争取和智慧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李开复 《商界》2010,(3):130-131
一个新上任的管理者一生中最不忍心做的第一个决策,就是亲手裁掉自己的下属。那么,让我们体会一下李开复第一次挥动“裁刀”时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