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政府非税收入伴随着市场化进程合理地出现,制度弹性促使非税收入成为特定阶段服务增长和改革目标的工具,为改革提供财力保障。在不同的市场经济发展阶段和条件下,政府非税收入的具体表现形式有所差异;在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的影响下,同一时期不同地区政府非税收入的来源与结构也存在差异。非税收入的合理性取决于区域多样性、产业性、阶段性与模仿性,其可持续性因项目而异。要合理规范地方政府事权与支出责任,保留合理的财政制度空间,增强制度运行的合法性与规范性,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出台政策措施,并根据功能定位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对非税收入“正本清源”,以推动地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基于重庆2007至2011年的城乡统计数据,从人口、经济、社会、生活等四个方面建立了重庆市城乡统筹进程的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重庆市县域2007-2011年的城乡统筹进程进行测度,其次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工具对重庆市各区县的城乡统筹进程进行空间动态分析,最后进行空间建模实证分析。研究表明:重庆市县域城乡...  相似文献   
3.
收入结构、社会保障与城镇居民消费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5.
创新创业是“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重要支撑。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基于2012—2020年263个城市面板数据和双重差分模型,从土地使用权出让视角探讨检察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试点是否促进了城市创新创业,并分析了其中的异质性特征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土地外部监督显著促进了城市创新创业,并得到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的支持,土地外部监督的创新创业效应与城市双创环境、执法强度、土地违法、城市规模以及地理区位有关,土地外部监督主要通过对土地使用权出让的监督,缓解土地价格扭曲、土地行业配置偏向,加速了土地市场化的效应来推动城市创新创业。  相似文献   
6.
规划引导型城市群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弱但也是最具潜力的区域,从空间经济学角度来看,规划引导型城市群战略存在四个问题:城市群间协同政策不足、总体发展程度弱、核心城市不够发达、核心和外围城市间渠道不畅。在城市群发展时空演变理论的基础上,结合8个城市群的不同特点,提出“十四五”时期规划引导型城市群的差异化战略深化路径。  相似文献   
7.
近来年,中国工业企业呈现出购置土地和金融资产的“脱实向虚”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研发创新行为。本文利用2006—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创新专利研究数据及土地出让交易数据,利用PSM-DID模型,从土地购置行为和购置额度两方面探究工业企业土地购置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工业企业土地购置行为显著促进企业创新,且这一促进作用呈倒“U”型趋势;工业企业购置工业用地行为对企业创新有促进作用,购置商住用地行为则显著抑制企业创新。本文研究还发现,工业企业适度的土地购置会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财务风险,扩大企业研发投入而促进企业创新,高额的土地购置则会加剧企业融资约束和财务风险,从而挤占企业创新资金而抑制企业创新。本研究为政府合理监管工业企业购置土地行为提供依据,有助于引导工业企业合理协调“土地购置”和“研发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全球夜间灯光数据构建了新城市规模指数,力求以更客观、更综合的视角来度量城市规模,并从空间竞争角度研究城市规模变动.对新城市规模指数的分析表明,一定条件下其能纠正土地和人口总量度量法引起的误差;本文进一步通过构建反映城市规模变动空间竞争的空间计量模型,对引起竞争的“水平方向(横向策略互动)”和“垂直方向(纵向共同反应)”两个来源进行了识别.结果显示:“水平方向”的竞争强度为正,且逐年递增,城市规模空间竞争表现为愈来愈强的模仿性;“垂直方向”的竞争强度也为正,官员晋升体制也能引起城市规模空间效仿现象;研究还发现,在晋升年份,以垂直方向的竞争为主,其他年份则以水平方向的竞争为主.过去十年来中央政府“做对了(城市规模)激励”,但“做对协调”却显不足,未来应加强“做对协调”,实现二者统一.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2000-2013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研究服务业集聚及其空间溢出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发现多样化服务业集聚对本省份和邻近省份的经济增长质量作用为正,服务业内竞争对本省份的经济增长质量影响不显著,但对邻近省份具有负作用,专业化集聚对本省份和邻近省份的影响均不显著;稳健性分析表明以上结论稳健且东部地区在服务业集聚提升经济增长质量方面具有区位优势。针对可能存在的空间分割,以各省会为圆心、每20 km或10km 进行累加形成距离带并对空间溢出进行估算,表明服务业集聚的空间溢出存在空间边界。  相似文献   
10.
基于全球夜间灯光数据,本文构建了新的城市规模综合度量方法,界定了城市扩张,并建立两区制空间杜宾模型,利用中国16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4-2013年的面板数据,对中国城市扩张的空间竞争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第一,中国城市扩张在空间上存在着显著的正向空间竞争行为;第二,中国城市扩张的空间竞争存在“竞争向上”现象,且规模小的城市会对空间释放更强的竞争信号;第三,城市群对城市扩张的空间竞争有一定抑制作用;第四,省会及以上城市间的空间竞争强度与其他普通城市间的竞争强度无显著差异。本文研究结果对完善城市扩张控制政策、改善城市扩张空间失衡格局和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