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3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成君子在中国人心目中不仅是生命的追求和目标,同时也构成了人们行为的规范和尺度。《论语》中,孔子强调君子学以致其道,确立起为仁成仁的君子风范,由此生发出始源性的浓郁的人文精神,他对人的最大的关怀就是学习成人,成为不忧不惑不惧的君子;人的学习成长、成人成君子的过程既是一个不断充盈、丰富自身、不断努力成就人生、实现人性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去蔽、净化的过程;学习既是孔子自身不断成君子成仁成圣的必由之路,也是他对人的根本关怀即推动人们成人成君子的关键之所在。如果说孔子倡导"君子学以致其道"奠基了中华人文精神的灵魂和要义及方向,那么他强调学则不固、学以去弊、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等则激励着华夏子孙不断修正完善、孕育并丰富着人文精神并获得人生意义、尊严和安身立命之基础。  相似文献   
2.
从笛卡儿到尼采 ,整个西方哲学其实都是围绕着意识确定性展开的 ,传统形而上学的诸多品格与局限 ,如本质主义、基础主义、原子主义、逻各斯主义等的神化入魔 ,对世界、生活和常识的颠倒 ,无一不与对绝对确定性的追求与确信相勾连。因此 ,传统形而上学的更新、转型及其出走 ,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成了绝对确定性的终结与转换。由意识确定性向价值确定性、语言确定性转变 ,就是要冲破决定论的束缚 ,将人的自由从高高在上的绝对确定的逻辑王国、观念王国下凡到充满着偶然的不确定的现实王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