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经济概况   2篇
  2023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在"市民社会"理论形成史上,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作为其中重要的过渡环节,第一次明确的提出了现代意义上的市民社会概念,并对市民社会的性质、原则及基本环节做了详细阐述,是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2.
"天人合一"思想其核心内涵在于人要尊重并顺应自然规律,协调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关系并进而达到人与自然统一的境界;现代西方环境伦理思想把伦理拓展到生态领域,对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注入了伦理关怀;深入挖掘,吸收和运用环境伦理语境下中西"和谐"理念不仅是处理当代人与自然矛盾的理想追求,更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是激发全社会创造力的关键。文章基于CES生产函数构建具有异质性特征的两地区三部门内生增长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要素禀赋差异和有偏技术进步对区域创新空间收敛的影响机理,并从城市层面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要素集聚促进了区域创新,要素禀赋的空间非均衡性导致了区域创新空间差异。我国城市资本和劳动呈互补关系,技术进步方向总体上偏向资本。在有偏技术进步作用下,价格效应引致稀缺要素向发达地区集聚,技术进步方向的非同向性造成创新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加剧了我国区域创新空间差距。研究结论为提高区域要素配置效率、促进创新空间收敛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