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1篇
经济概况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感恩意识与和谐校园构建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恩意识是校园和谐的内在动力。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是由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的冲突、感恩教育的缺失与乏力以及虚拟世界思维方式等造成的。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构建和谐校园需要学校与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
感恩意识是校园和谐的内在动力。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是由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的冲突、感恩教育的缺失与乏力以及虚拟世界思维方式等造成的。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构建和谐校园需要学校与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3.
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分为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我国的国情是劳动力资源丰富,一方面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系数呈下降趋势,现阶段就业形势严峻;另一方面也有劳动力成本低的竞争优势。文章认为,根据我国的国情,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应按照比较优势来选择产业结构,更注重能够增加当前就业的生产方式。除了在一些必要的高科技领域赶超世界前沿水平,大多数地区的主导产业都应该是劳动密集型的。  相似文献   
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现状、原因及解决路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谢太平 《特区经济》2009,240(1):186-187
我国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和谐社会面临的最主要的结构性难题。本文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影响及原因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问题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5.
谢太平  郭碧云 《特区经济》2008,(12):165-167
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具备量的优势,但质的构成不高。从人力资源到人力资本的实现,实际上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本文拟从劳动力素质、市场和资本三方面对人力资本的实现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