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综合类   1篇
经济概况   2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饶晶 《黑河学刊》2008,(5):140-142
家庭养老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社会工业化程度的提高,虽然家庭养老的功能有所弱化,但它依然是农村养老的主要方式和现实选择,长期内不但不会被取代,而且还会因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农村老年人口的增加,在农村工业化进程表现出新的生命力。农村家庭养老的传承与发展可从法律保护、政府支持、宗族监督、文化约束等方面加以引导。  相似文献   
2.
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农民工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时又是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大部分农民工居住环境比较恶劣,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具有重大意义。现有住房保障制度是造成农民工住房问题的一个原因。根据发达国家(地区)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实践给我国的启示,我们可以从界定保障对象、多渠道筹集资金、完善住房金融政策和农民工住房保障配套法规、健全保障退出机制等几方面着手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形成农民工住房保障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我国在经历了十多年的社会养老保险改革实践以后,重新审视和评估现行制度及其相关改革思路的合理性,显得非常重要。笔者认为,全国统筹的现收现付制度是最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养老保险模式。但是,为了使新制度具有可操作性,需要我们在实施中注意新制度与现有制度的衔接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