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1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技术对全球带来的产业影响已经极大地影响了各国经济政策的制定,我们认为,它对经济的影响并不只是体现在技术方面以及它本身的飞速发展上,更为主要的是这是一场生产方式的革命,其强大的渗透性对所有产业都有影响。我国经济领域内下一阶段的主调将是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重组,因此,以信息技术等高科技手段整合和发展传统产业必将为我国经济增长、产业升级提供强大动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基于传统产业的产业融合式经济模式必将成半,开发的速度稍微慢一点,原先的投资都有可能付诸东流,而一条芯片生产线动辄就需要投资10亿美元。可见,发展中国家如果硬要与发达国家在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方面决一高低,很可能又要重复中国历史上“大跃进”、“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之类的错误。因此,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应该寻找一条与发达国家截然不同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黄建富 《南方经济》2001,142(7):67-69
本文指出:以信息技术等高科技手段整合和发展传统产业,必将为我国经济增长,产业升级提供强大动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基于传统产业的产业融合式经济模式,必将成为我国发展新经济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3.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大城市滞后及相关对策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城市化总体水平略显滞后,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适应。但大城市的发展滞后却是相当明显的。二十年来重点发展小城市、小城镇的政策,使得大城市的发育与成长,受到了严重的制约;而这又对我国的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构成了极大的反作用与冲击力。建议依靠市场化手段,推进我国大城市的发展,从而使大城市在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其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二十年来的渐进改革,堆积了阻碍经济发展的各种深层矛盾,国有企业运行模式以及政府对经济的管理方式尚未进行彻底的改变,进一步加深了中国许多传统行业拓展生存空间的难度。中国又遭遇发展新经济问题,我们应该对信息技术引起的生产方式的改变和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我们认为,信息技术为企业整合创造了条件,而我国经济领域内下一阶段的主调将是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重组,因此,以信息技术等高科技手段整合和发展传统产业必将为我国的经济增长提供强大的动力,也将是我国发展具有中国特式新经济的一种理性抉择。  相似文献   
5.
6.
7.
世界城市的形成,是与其所在城市群的综合实力与支撑分不开的。如果把世界城市比作是一座高耸的塔,那么其周边的城市群就如同这个塔的“基础”。对于一个要建成世界城市的城市来说,夯实其所在城市群的总体经济实力,加强这个城市与周边城市的经济联系是极其重要的。当前,长三角城市群的现代雏形已经初步形成,把上海建设成世界城市的目标已经确立,当务之急是要进一步加强联动,形成区域内各城市间功能分工明确、经济全面合作、制度统一、互为依托、共同繁荣的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城市群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8.
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中国发展新经济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发展中国家来讲 ,信息化发展与对传统产业改造的互动 ,是一个重大的战略性政策选择。发展中国家的产业战略 ,必须立足传统产业 ,通过信息化使经济持续增长发展自己的“新经济”。在分析了信息产业对我国传统产业将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 ,本文还论述了我国传统产业信息化过程中所必须的运行机制和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