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4篇
经济学   2篇
运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一、高校划转后的财政拨款特征 1998年7月国务院发出《关于调整撤并部门所属学校管理体制的决定》,当时有81所原部属高校划归地方管理。这次的管理体制改革改变了高等学校管理体制上的条块分割、分散办学、专业设置低水平重复、资源浪费的状况。截至2000年底,全国共有241所中央部属高校划归到地方管理,这样,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为主的高等教育新体制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2.
小世界网络理论是近年来复杂性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它的提出是复杂网络系统研究的一个新突破,代表着网络结构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这一理论也可以用来分析产学研合作中的知识转移活动。从对小世界网络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出发,分析产学研合作中的复杂网络关系,并从小世界网络视角出发,运用W-S小世界网络模型分析产学研合作中的知识转移活动。用小世界网络的聚类系数和特征路径长度的基本结构特性来分析和描述产学研合作中的知识转移,从而为提高产学研合作绩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中国制造业的崛起为中国赢得了"世界工厂"的美誉,但中国装备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中仍处于价值链的低端."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这一命题为中国由"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指明了发展方向.本文以战略大师波特的"钻石模型"和"价值链理论"为产业竞争优势来源的理论分析框架,基于信息化的视角分析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形成的内在机理,并从我国现实需求出发,提出信息化促进中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4.
软件外包产业发展必须与金融资本整合,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模式,其目标是建立政府推动模式,增强国际与社会民间资本投资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完善风险投资运行机制等,从而提升我国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能力。结合软件服务外包产业投融资的特性需求,明确软件服务外包产业投融资模式类型,强调多元化投融资模式对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所具有的迫切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个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又面临着实现信息化艰巨任务的发展中国家,大力推进两化融合,是中国释放各种发展活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必然选择。促进两化融合不仅需要在发展信息化的生产装备、核心技术和产业上下"硬功夫",更需要在信息化浪潮所带来的管理革命上下"软功夫"。在阐述协同管理内涵及效应的基础上,剖析两化融合过程中的"孤岛"现象,提出借助协同管理理念,加速两化融合进程的具体路径,促进我国工业由"大"变"强"。  相似文献   
6.
一、两化融合背景下产业组织形态的演进1.产业组织形态的演进过程第一个阶段是工场手工业时期。这时的生产方式主要表现为劳动者的分工与专业化协作,产业组织主要就是手工作  相似文献   
7.
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的两化融合既是技术创新,也是管理创新,是技术与管理交融的过程。文章基于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的两化融合发展涉及技术、管理、人力的发展及重新组合配置,分析了当前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在推进两化融合过程中存在认识误区等六个方面的问题及原因,提出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两化融合的四个基本目标,并给出五个方面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8.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产学研结合模式的重大创新,为了促进联盟及联盟各方的规范运行,首要问题就是联盟自身法律地位的界定。首先,从法学视角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组织形态进行了探讨,首先根据现有法律规范廓清《意见》中联盟的法律地位,其次,从主体法角度探讨了联盟可以选择的法律形态,最后,重点分析了公司法人型和有限合伙型在联盟中的应用,以期为联盟各方选择联盟形态提供法律指引。  相似文献   
9.
信息化、全球化为中国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作为一个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又面临着实现信息化艰巨任务的发展中国家,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融合,是中国释放各种发展活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必然选择。本文对信息化与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融合的概念进行界定,阐释信息化与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融合的动因,并对中国信息化与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融合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信息化与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融合的具体策略,为各级政府和相关企业的政策制定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