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中国高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农转非”与城市本地居民间的工资差异呈现出持续扩大的趋势。那么,两者间工资差异的变迁是因何而起呢?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本文以城市化过程中“农转非”精英选择效应的嬗变为线索,搭建了一个分析“农转非”与城市本地居民工资差异演变的理论框架,并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通过Oaxaca-Blinder分解和计算不同就业机会的相对发生概率(RRR比率),讨论了工资差异的来源以及“农转非”精英选择效应的动态变化。研究发现:随着户籍制度的松动,“农转非”群体中“政策性农转非”的比重迅速增加,这导致“农转非”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精英选择效应逐渐式微;“农转非”与城市本地居民间日益严重的工资差距主要是劳动者间禀赋性差异造成的;“选择性农转非”与“政策性农转非”的工资分解结果存在明显的异质性特征,并呈现出进一步分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文章简要指出了我国施工签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施工签证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户籍歧视是一个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问题。那么,目前中国正在积极推进的"市民化"改革能否消除针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工资歧视呢?本文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通过引入一种改进型Rubinstein模型并采用倾向得分匹配(PSM)的识别策略,从理论和实证上回答了上述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户籍变更并不能在短时间内消除工资歧视,即使在农业转移人口获得城市户籍之后,劳动力市场上依然存在针对"农转非"群体的工资歧视;就整个"农转非"群体而言,随着近年来城市落户门槛的逐步松动,他们受到的工资歧视整体上有逐渐增强的趋势;从劳动者的个体角度来看,虽然"农转非"劳动者受到的工资歧视会随着其落户年限的增加而逐渐得到弥合,但是过程比较缓慢;在不同城市和不同户口来源的条件下,"农转非"居民受到的工资歧视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工资歧视现象越严重;政策性"农转非"居民受到的工资歧视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