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5篇
贸易经济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怎样评价"打假"?速胜论者认为可"毕其功于一役",失败论者认为打也没用。本文作者是"持久论"者,他提出"打比不打好"——打出了不少成果;"打也打不尽"——历史的局限不能回避:"不打不得了"——这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必须坚持打"——这是历史赋予的责任!  相似文献   
2.
打假还是难!     
1996年三、四季度,在全国打假活动中有三件大事引人注目:第一件是9月23日——闻名全国的四川省夹江县造假者状告打假者一案,经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理。判决四川省技术监督局胜诉;第二件是10月11日——震动全国的广东潮阳胪岗1995年"10.26"抗拒打假执法事件的3名案犯,被潮阳市人民法院一审判决有罪,处以刑罚;第三件是11月7日——广州新塘又发生阻挠"打假"事件,出现数千人  相似文献   
3.
主持人言:近两年查处假冒伪劣商品总金额达50亿元,这或许只是浮冰山露出水面的一部分。消费者并不满意。近两年共拘审制销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犯罪分子5000多人,判刑600余人;其中判无期徒刑11人,判死刑9人。民愤仍不能平。任何高额"回扣"、"好处费"都不可能收买消费者,因此人民大众是最可靠的打假力量。假冒伪劣已是今天的"人民公敌"。提醒读者——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假冒伪劣商品有泛滥之势,损害我国名优产品的信誉,危及许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坑害农民,影响农业的健康发展;祸及亿万消费者,使他们蒙受了人身的、经济的、精神的多重伤害;败坏我国出口商品的信誉,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造成大量税利流失,侵害了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打假"——刻不容缓1、假冒伪劣商品的品种多、数量大。目前。利润高、销路好的一些名优产品,主要是烟、酒、药品、食品、农业生产资料和化妆品等,较多出现相应的假冒伪劣产品。  相似文献   
5.
我国正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在两种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我国社会上日益显露出一些社会问题,其中,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现象越来越突出,成为经济转轨时期的一个大问题,其数量之大、品种之多、范围之广、来势之猛、危害之烈、打击之难,是人们始料不及的。 当前,我国社会上假货泛滥,“假”成了难治之“症”。古人云:“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依法治假,严格执法是关键,“治”是核心。当前打假斗  相似文献   
6.
1992年,国务院《关于严厉打击生产和经销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的通知》发布后,集中"打假"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当时设想,各有关部门上下联动,协同作战,采用法律的、经济的、舆论的、行政的多种手段,在较短时间内,把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活动蔓延的势头遏制下去;然而,"打假"的难度比想象的要大得多,"打假"遭遇到了各种势力的抗争,制假售假的行为受到了盘根错节的保护。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现象有其深刻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背景,"打假"工作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当前,我国出现的"打假"难,涉及的深层次问题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