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10篇
综合类   5篇
贸易经济   2篇
农业经济   58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国家专项粮食储备制度,对增强国家的粮食宏观调控能力,稳定粮食市场,防灾备荒,解决农民"卖粮难"问题,将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措施和实现"粮食商品化、经营市场化"的必要条件。自1990年我国建立粮食专项粮食储备以来,对调节粮食市场供求,解决农民"卖粮难"问题,保证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已发挥出一定作用。但如何管好用活粮食储备,建立起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粮  相似文献   
2.
2012/2013年度中国稻米产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米是我国三大主要粮食品种之一,现阶段我国稻谷年产量在2.0亿吨以上,折合大米产量1.4亿吨左右,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0%和世界稻谷总产的30%;全国有60%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年消费量1.4亿吨。  相似文献   
3.
4.
近年来,随着人口增加、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玉米深加工业的迅速发展,我国粮食消费总量增加较快,导致了粮食供给趋紧,价格持续上升。到2010年,我国三大主粮中的玉米和小麦都已由过去的净出口转为净进口,其中,小麦净进口数量达102万吨,玉米净进口数量达144.5万吨。从今后发展看,耕地面积减少和水资源短缺使我国粮食增产的难度日益加大,而随着人口增加,生活水平提高以及丁业用粮的增多,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是我国的玉米主产省和世界上的“玉米带”。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玉米成为吉林农业的第一大作物,玉米产业曾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创造过辉煌的历史。但今天,吉林玉米却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顺价销售困难,库存积压严重,农民收入下降,财政不堪重负,财富变成了包袱。在新世纪里,吉林玉米何去何从,已成为全省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尴尬的吉林玉米吉林省玉米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和国家一系列加强农业生产方针、政策的落实以及杂交玉米种和化肥的大面积应用,吉林省玉米生产有了迅速…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重,传统养老服务模式的弊端给智慧健康养老服务提供良好的发展契机.智慧健康养老服务是将智慧养老、 信息化养老、 健康养老有机融合,通过物联网等新一代技术手段构建智慧健康养老平台,充分利用数据,从而提供优质的健康养老服务,满足人民日益迫切的智慧养老需求.本次研究将以作为智慧健康养老试点的南京市鼓楼区作为个案,深入社会福利院和两个试点小区等地,通过对相关政策研究,社会反映问题以及老人的实地满意情况,问题反映,个人希望等调查,系统探讨发展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业的瓶颈因素,针对产生的阻碍发展的因素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玉米不仅是人们的口粮和"饲料之王".也是重要工业原料,可加工成的工业产品达3000多种.近年来我国玉米工业加工迅速发展,消费的玉米大幅度增加,对我国乃至世界的玉米供求平衡和流通格局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全面认识和深入研究玉米工业加工发展的重要作用及其所带来的影响,制定科学的发展对策,对于主动搞好粮食宏观调控,保持玉米供求平衡,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当前正处于世纪之交 ,为了使下一世纪初我国粮食生产和流通能更好地发展 ,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 ,积极采取措施 ,尽快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和国际规范的 ,在国家宏观调控指导下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 ,高效畅通的粮食流通体制。(一 )加强宏观调控 ,为顺价销售创造条件造成当前粮食顺价销售难以实现的直接原因有两条 ;竞争和供大于求的格局。因此 ,有人从消除竞争出发 ,提出不但要管住收购市场 ,还要管住销售市场 ,不允许国有粮食企业以外的单位、个人加工和销售粮食。但是 ,竞争是商品经济的规律 ,违背规律的办法是行不通的 ,管住了其他企业 ,…  相似文献   
9.
2014年中国稻米产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谷是我国三大主要粮食品种之一。近年来,我国每年稻谷产量在2.0亿吨左右,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36%。全国有60%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年消费量1.4亿吨。稻谷(大米)在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和国家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稻谷生产和大米消费(一)稻谷产量继续增长2004年以来,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市场价格不断上升的拉动下,我国稻谷播种面积和产量持续增长,实现了"九连丰"。2013年因天气影响,在播种面积略有增加的情况下,产量出现近十年来首次下降,  相似文献   
10.
自1998年起实行的粮食“敞开收购、顺价销售、收购资金封闭运行”三项政策,是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点所在,正因为如此,粮食顺价销售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便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人们欣喜地看到,粮食顺价销售目标基本实现,但同时也注意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