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5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和平友好、互利共赢的经贸、文化合作之路,是新时期下助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伟大战略.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先行地和试验田的广东,应抓住这一契机,加快构建新一轮的对外开放格局.本文从广东省的对外开放历程入手,结合广东省独特的先天优势和后天积累,分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对广东构建新型开放经济体系的影响,最后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上市公司MBO的异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源于西方国家的MBO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实施时,由于环境与体制基础等方面的原因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异化现象,产生了一定的风险.本文在对MBO异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保障MBO的健康发展的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一、国民经济快速动员所面临的环境分析当今国民经济快速动员的重点是解决未来局部战争中的有关快速动员问题.冷战结束后,尽管世界总体形势趋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但天下并不太平,由于经济利益的冲突或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争端等引起的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时有发生.每年均有不下30起的国际间的局部战争.我国周边环境比较平稳,政治相对比较稳定,经济持续发展(尽管始于1997年7月的东南亚的金融风波对该地区乃至世界经济都有影响,但该地区仍是经济增长比较具有活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工业竞争力指数作为评价非洲工业化的指标,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的系数估计方法,测度中国对非直接投资与中国对非贸易在2010—2020年对54个非洲国家工业化发展的影响情况。研究发现,中国的对非直接投资与贸易均能显著促进非洲国家的工业化发展,其中贸易对于非洲工业化的影响更为显著。异质性分析表明,中国对南部非洲地区与东非地区的经贸合作可以显著提升当地工业化水平,对西非和中非地区工业化水平提升作用不显著,对北非地区不具有工业化提升作用。机制检验表明,中国对非洲国家的经贸合作可以通过建设工业园以及提升农产品加工来带动非洲的工业化,但以制造业服务化为路径的工业化模式并不适用于中非合作。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际社会对于反倾销的延续——反规避和反吸收研究不多,本文正是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反倾销中的市场失灵问题,探讨规避和吸收的历史,主要国家和地区如欧盟、美国的法律措施,以及我国企业如何应对,希望借此可以给从事外贸业务的公司和相关政府机构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分析了中美农产品贸易现状,然后运用引力模型分析了1994-2012年碳排放对中美农产品贸易的影响情况。研究表明,碳排放在中美农产品贸易中表现为正面效应,促进了出口,但是中国和美国碳排放的影响大小不同;中国农产品出口美国很大程度上依赖美国的市场需求;中国农产品出口还是依赖于高耗能、高排放来实现,美国农产品出口已经开始在摆脱对能源的依赖;经济规模的差异和人均GDP的悬殊会造成中美农产品贸易逆差的扩大。  相似文献   
7.
论反倾销应诉的基金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针对中国企业的反倾销愈演愈烈,如果纯粹按市场化方式操作,反倾销应诉过程中存在市场失灵。有鉴于此,本文提出了规避市场失灵的应诉基金模式,重点分析了确定应诉基金规模的依据、管理应诉基金的方法、企业利用应诉基金应对反倾销的策略以及应诉基金的功能和局限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国际能源竞争与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短缺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中国在国际能源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更需要主动谋求国际能源合作,选择合适的能源战略.文章指出,中国应建立能源储备战略、能源开发战略及能源技术战略.  相似文献   
9.
随着金融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发展,银行跨国经营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加.与国内经营相比,商业银行跨国经营会面临国内外的双重监管.因此,在我国大力倡导金融业要积极"走出去"的同时,势必要加强对我国商业银行境外分支机构监管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2008年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重大的影响,国际金融格局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本文主要分析了国际汇率体系、国际收支和国际储备体系、国别经济政策与国际间经济政策协调的变化。在后危机时期,美国经济也受国际金融格局变化的影响,包括美元中心地位的问题、“中心一外围”模式可持续性的问题和美国的国际经济领导权问题。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国际几种主要货币汇率波动增大,国际汇率体系弹性增大,国际收支总体失衡程度下降,美元为主的国际储备体系呈多元化趋势,先进经济体与新兴发展经济体的经济协调在加强,美元的霸权地位面临挑战,美国在国际分工中的中心地位在下降,美国在国际经济的主导地位也在逐渐下降,新兴经济体获得更多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