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6篇
贸易经济   3篇
农业经济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丹麦医疗保障制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完善,成为丹麦福利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保证了所有丹麦居民能够平等、便捷、免费地获得国家卫生保健服务。日前,劳动保障部组团赴丹麦对丹麦医疗保障制度现状、改革进展及实施效果等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考察,认为其成功经验对我国现阶段医疗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十五”期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在结构调整、体制转型、国企改革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国有企业职工集中下岗失业问题,就业形势严峻。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问题,将就业再就业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调控目标,制定并实施了一整套积极的就业政策。经过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在扩大就业规模的同时,下岗失业问题得到初步缓解,城镇登记失业率得到有效控制,就业局势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3.
关于民工短缺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最近,我们就国内一些地区出现的民工短缺情况,对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东南、浙东南等主要的劳动力输入地区和湖南、四川、江西、安徽等几个劳动力输出大省进行了重点调查。调查中,与劳动保障部门及部分企业、民工进行了座谈,并深入企业进行了调研。(一)民工短缺在局部地区客观存在,普通劳动力特别是年轻女工相对短缺,工资待遇低、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的企业缺工尤为严重1.企业缺工主要发生在珠三角、闽东南、浙东南等加工制造业聚集地区,重点地区估计缺工10%左右。广东现有的1900多万民工主  相似文献   
4.
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农民工素质和就业能力,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会议和文件要求,制定本培训规划。一、规划制定背景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和促进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就业,加快了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了城市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为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是人口大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任…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产业结构调整,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已成为扩大就业的有效途径,灵活就业人员也成为社会保险扩面征缴的重要增长点。我国城镇灵活就业人员的总量及构成国家统计局根据人口抽样调查推算,2003年底全国城镇从业人员为25639万人。而据国家统计局常规统计,2003年底城镇单位从业人  相似文献   
6.
关于技术工人短缺的调研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最近,我们就技工短缺情况对广东、福建和浙江省进行了实地调研,结合我部今年4月份对全国40个城市技能人才状况的问卷调查,以及今年二季度对113个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十五”期间,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全国普遍建立,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8.
古巴的就业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巴长期实行以蔗糖生产为主的单一经济发展模式,上个世纪80年代末,东欧巨变,苏联解体,停止对古巴援助,改变贸易方式,同时美国实施封锁,使古巴在政治、经济、外交上面临很大困难。20世纪90年代的头几年,古巴国内生产总值下降35%,货币大幅度贬值,150比索只兑换1美元。面对严峻的形势,古巴开始改革,1993年起每年有新的举措出台,先后推出一系列“特殊阶段的措施”。主要有允许个人拥有外汇,增加个体经济,改革农业体制,扩大企业自主  相似文献   
9.
世界失业保险制度自创立迄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它的发展沿革经历了由单纯保障失业者及其家庭的生活,到既保障基本生活、促进就业,又预防失业的发展演变历程。这一过程是与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就业形势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个世纪以来,失业保险制度在帮助劳动者抵  相似文献   
10.
“十五”期间,失业保险制度建设得到长足发展,制度的有效性进一步显现,在促进企业改革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